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前言 | 第9-30页 |
一、研究进展 | 第9-20页 |
1、双酰肼类配体及其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9-14页 |
2、硫代半卡巴腙类配体及其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3、锌、镍和钴的生理功能 | 第18-20页 |
二、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内容及意义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30页 |
第一章 N-苯甲酰基异烟酰肼Zn(II)、Co(II)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谱学表征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 | 第30-49页 |
一、实验部分 | 第31-37页 |
1、仪器与试剂 | 第31页 |
2、配体 C_(13)H_(11)N_3O_2 L1 的合成 | 第31-32页 |
3、配合物[Zn(C_(13)H_(11)N_3O_2)_2C_(12)]·2H_2O 1 的合成 | 第32页 |
4、配合物[Co(C_(13)H_(11)N_3O_2)_2C_(12)(H_2O)_2]·2H_2O 2 的合成 | 第32-33页 |
5、配合物1 的晶体结构测定及结构解析 | 第33-34页 |
6、配合物2 的晶体结构测定及结构解析 | 第34-36页 |
7.C T-DNA 浓度的确定 | 第36页 |
8、配合物浓度的确定 | 第36页 |
9、配合物1 与 CT-DNA 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测定 | 第36页 |
10、配合物2 与CT-DNA 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测定 | 第36页 |
11、配合物1 与CT-DNA 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测定 | 第36页 |
12、配合物2 与EB 竞争结合CT-DNA 的荧光光谱测定 | 第36-37页 |
二、结果与讨论 | 第37-47页 |
1、配合物1 的晶体结构描述及讨论 | 第37-39页 |
2、配合物2 的晶体结构描述及讨论 | 第39-41页 |
3、配体 L1、配合物1 和配合物2 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1页 |
4、配合物1 的差热-热重分析 | 第41-42页 |
5、配体 L1 与配合物1 的固态荧光光谱分析 | 第42页 |
6、配合物1 与CT-DNA作用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42-44页 |
7、配合物2 与CT-DNA作用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44页 |
8、配合物1 与CT-DNA作用的荧光谱图分析 | 第44-46页 |
9、配合物2 与EB竞争结合CT-DNA作用的荧光谱图分析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第二章 吡啶-3-甲醛缩氨基硫脲Ni(II)、Zn(II)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谱学表征、抑菌活性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 | 第49-65页 |
一、实验部分 | 第49-55页 |
1、仪器与试剂 | 第49-50页 |
2、配体 C_7H_8N_4S HL2 的合成 | 第50页 |
3、配合物[Ni(C_7H_7N_4S)_2] 3 的合成 | 第50-51页 |
4、配合物[Zn(C_7H_7N_4S)_2(H_2O)_2(CH_3CH_2OH)_2](NO_3)_2 4 的合成 | 第51-52页 |
5、配合物3 晶体结构测定及结构解析 | 第52-53页 |
6、配合物4 晶体结构测定及结构解析 | 第53-54页 |
7、配合物3 和4 的体外抑菌活性测试 | 第54-55页 |
二、结果与讨论 | 第55-63页 |
1、配合物3 的晶体结构描述及讨论 | 第55-58页 |
2、配合物4 的晶体结构描述及讨论 | 第58-59页 |
3、配体HL2、配合物3 与配合物4 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9-60页 |
4、配合物3 与CT-DNA作用的紫外光谱测定及分析 | 第60-61页 |
5、配合物4 与CT-DNA作用的紫外光谱测定与分析 | 第61-62页 |
6、配合物3 与EB竞争结合CT-DNA作用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62页 |
7、配合物4 与CT-DNA作用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62-63页 |
8、配合物3 和4 的体外抑菌活性分析 | 第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
总结 | 第65-66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1 配合物分子的键长和键角 | 第68-77页 |
附录2 配体 L1 与配合物 1、2、3、4 的红外光谱图 | 第77-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