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Cu(Ⅱ)和Zn(Ⅱ)对黑曲霉TL-F2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文献综述第8-12页
1 引言第12-13页
2 材料方法第13-19页
    2.1 实验材料第13-15页
        2.1.1 药品和试剂第13页
        2.1.2 实验主要仪器第13-14页
        2.1.3 培养基第14页
        2.1.4 溶剂与试剂制配第14页
        2.1.5 黑曲霉TL-F2培养及孢子液制备第14-15页
    2.2 实验方法第15-16页
        2.2.1 Zn(Ⅱ)对TL-F2菌株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实验第15页
        2.2.2 Cu(Ⅱ)对TL-F2菌株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实验第15页
        2.2.3 不同浓度外源GSH对Cu(Ⅱ)胁迫下TL-F2菌株谷胱甘肽系统的影响第15页
        2.2.4 不同浓度外源GSH对Zn(Ⅱ)胁迫下TL-F2菌株谷胱甘肽系统的影响第15-16页
    2.3 测定方法第16-18页
        2.3.1 粗酶液的提取第16页
        2.3.2 Cu(Ⅱ)和Zn(Ⅱ)浓度的测定第16页
        2.3.3 生长量的测定第16-17页
        2.3.4 可溶性蛋含量的测定第17页
        2.3.5 MDA含量的测定第17页
        2.3.6 GSH含量的测定第17页
        2.3.7 GSSG含量的测定第17-18页
        2.3.8 GPx活力的测定第18页
        2.3.9 GR活力的测定第18页
    2.4 数据分析第18-1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9-36页
    3.1 不同浓度Cu(Ⅱ)、Zn(Ⅱ)对菌体生长量的影响第19-20页
    3.2 不同浓度Cu(Ⅱ)、Zn(Ⅱ)对菌体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20-21页
    3.3 不同浓度Cu(Ⅱ)、Zn(Ⅱ)对菌体MDA含量的影响第21-22页
    3.4 不同浓度Cu(Ⅱ)、Zn(Ⅱ)对菌体中GSH含量的影响第22-23页
    3.5 不同浓度Cu(Ⅱ)、Zn(Ⅱ)对菌体GSSG含量的影响第23-24页
    3.6 不同浓度Cu(Ⅱ)、Zn(Ⅱ)对菌体GSH/GSSG比值的影响第24-25页
    3.7 不同浓度Cu(Ⅱ)、Zn(Ⅱ)对菌体GPx活力的影响第25-26页
    3.8 不同浓度Cu(Ⅱ)、Zn(Ⅱ)对菌体GR活力的影响第26-27页
    3.9 不同浓度外源GSH对Cu(Ⅱ)、Zn(Ⅱ)胁迫下菌体金属吸收的影响第27-28页
    3.10 不同浓度外源GSH对Cu(Ⅱ)、Zn(Ⅱ)胁迫下菌体生长量的影响第28-29页
    3.11 不同浓度外源GSH对Cu(Ⅱ)、Zn(Ⅱ)胁迫下菌体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29-30页
    3.12 不同浓度外源GSH对Cu(Ⅱ)、Zn(Ⅱ)胁迫下菌体MDA含量的影响第30-31页
    3.13 不同浓度外源GSH对Cu(Ⅱ)、Zn(Ⅱ)胁迫下菌体GSH含量的影响第31-32页
    3.14 不同浓度外源GSH对Cu(Ⅱ)、Zn(Ⅱ)胁迫下菌体GSSG含量的影响第32-33页
    3.15 不同浓度外源GSH对Cu(Ⅱ)、Zn(Ⅱ)胁迫下菌体GPx活力的影响第33-34页
    3.16 不同浓度外援GSH对Cu(Ⅱ)、Zn(Ⅱ)胁迫下菌体GR活力的影响第34-36页
4 讨论第36-39页
5 结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5页
致谢第45-46页
个人简介第46-4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树木吸收和富集重金属规律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土壤中氯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