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1 几种主要的SPM仪器的成像机理简介 | 第10-28页 |
| 1.1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 第10-13页 |
| 1.1.1 STM的物理机理 | 第10-12页 |
| 1.1.2 STM的成像模式 | 第12-13页 |
| 1.2 原子力显微镜(AFM) | 第13-19页 |
| 1.2.1 AFM的物理机理 | 第13-15页 |
| 1.2.2 AFM的工作原理 | 第15页 |
| 1.2.3 AFM的几种基本成像模式 | 第15-19页 |
| 1.3 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PSTM) | 第19-23页 |
| 1.3.1 PSTM物理机制 | 第19-20页 |
| 1.3.2 PSTM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 1.3.3 PSTM的特点与应用 | 第21-23页 |
| 1.4 扫描探针显微镜(SPM) | 第23-27页 |
| 1.4.1 扫描探针显微镜的结构 | 第23-24页 |
| 1.4.2 SPM的一般特点 | 第24-25页 |
| 1.4.3 SPM的成像误差 | 第25-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27-28页 |
| 2 电子学反馈系统在SPM成像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对图像的影响 | 第28-45页 |
| 2.1 SPM的电子学反馈系统基本结构简介 | 第28-30页 |
| 2.2 模拟工作 | 第30-33页 |
| 2.3 模拟结果 | 第33-40页 |
| 2.4 结论与实验 | 第40-41页 |
| 2.4.1 模拟的结论 | 第40页 |
| 2.4.2 实验图片 | 第40-41页 |
| 2.5 展望及后续工作 | 第41-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 3 探针形貌对SPM高精度成像的影响以及图像重建 | 第45-60页 |
| 3.1 存在的现象和前人工作的分析 | 第45-47页 |
| 3.2 个人的方法原理介绍 | 第47-52页 |
| 3.2.1 探针形貌的界定 | 第47-48页 |
| 3.2.2 探针与样品作用的关系和扫描法获取探针形貌 | 第48-49页 |
| 3.2.3 从样品中获取针尖形貌的原理 | 第49-51页 |
| 3.2.4 图像重建 | 第51-52页 |
| 3.3 算法和计算机编程 | 第52-53页 |
| 3.4 应用实例 | 第53-57页 |
| 3.5 优缺点总结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结论 | 第60-62页 |
| 附录A | 第62-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