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2.1 国外个人信用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2 国内个人信用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国内外个人信用评估方法研究评述 | 第17页 |
1.2.4 我国个人信用评估现状 | 第17-18页 |
1.3 研究框架安排 | 第18-2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3.2 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 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20-21页 |
1.4.1 研究创新 | 第20页 |
1.4.2 研究不足 | 第20-21页 |
第二章 P2P网络信贷平台个人信用评估的理论基础 | 第21-36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1-24页 |
2.1.1 P2P网络信贷及特点 | 第21-22页 |
2.1.2 信用和个人信用 | 第22-23页 |
2.1.3 个人信用评估 | 第23页 |
2.1.4 P2P网络信贷中的个人信用评估 | 第23-24页 |
2.2 个人信用评估的特点 | 第24-25页 |
2.3 个人信用评估方法 | 第25-33页 |
2.3.1 P2P网络信贷平台个人信用评估方法 | 第25-28页 |
2.3.2 美国FICO个人信用评价体系 | 第28-29页 |
2.3.3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估方法 | 第29-33页 |
2.4 主流个人信用评估方法总结 | 第33页 |
2.5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信用评估模式——Wecash闪银 | 第33-36页 |
第三章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P2P网络信贷平台个人信用评估模型的优选 | 第36-40页 |
第四章 基于用户习惯的模型优化 | 第40-51页 |
4.1 根据AHP法则(层次分析法)设计个人信用评估调研问卷 | 第40-45页 |
4.1.1 本文实证研究工具——AHP方法介绍 | 第40-42页 |
4.1.2 AHP方法的基本假设 | 第42-43页 |
4.1.3 初制递阶层次架构 | 第43-44页 |
4.1.4 制作调研问卷及调整 | 第44-45页 |
4.2 问卷调查回收及数据统计 | 第45-46页 |
4.3 数据处理 | 第46-48页 |
4.4 评估指标分值的分解及个人信用等级判断表 | 第48-5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4页 |
5.1 结论 | 第51-53页 |
5.2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