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固硫灰特性及作水泥混合材应用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燃煤固硫技术综述 | 第10-11页 |
| ·循环流化床燃煤固硫技术 | 第11-13页 |
| ·循环流化床燃煤固硫过程 | 第11-12页 |
| ·固硫灰渣概况 | 第12-13页 |
| ·国内外固硫灰渣研究和利用现状 | 第13-17页 |
| ·国外固硫灰渣研究和利用现状 | 第13-15页 |
| ·国内固硫灰渣研究和利用现状 | 第15-17页 |
| ·固硫灰渣研究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 ·本课题的提出 | 第17-18页 |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第2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第20-26页 |
| ·原材料 | 第20-23页 |
| ·循环流化床燃煤固硫灰 | 第20-22页 |
| ·粉煤灰 | 第22页 |
| ·熟料 | 第22-23页 |
| ·基准水泥 | 第23页 |
| ·二水石膏 | 第23页 |
| ·天然硬石膏 | 第23页 |
| ·减水剂 | 第23页 |
| ·试验方法 | 第23-26页 |
| ·宏观性能检测 | 第23-25页 |
| ·微观分析 | 第25-26页 |
| 第3章 循环流化床固硫灰特性的研究 | 第26-38页 |
| ·颜色和密度 | 第26-27页 |
| ·颗粒形貌 | 第27-28页 |
| ·粒径分析 | 第28-29页 |
| ·化学成分 | 第29-31页 |
| ·矿物组成 | 第31-34页 |
| ·固硫灰矿物组成 | 第31-32页 |
| ·固硫灰中 SO_3存在形式 | 第32-34页 |
| ·放射性安全评价 | 第34-35页 |
| ·固硫灰与粉煤灰特点对比总结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第4章 循环流化床固硫灰活性评定 | 第38-48页 |
| ·固硫灰活性来源及评定 | 第38-40页 |
| ·固硫灰活性来源 | 第38-39页 |
| ·现行活性评定方法 | 第39-40页 |
| ·试验方法的确定 | 第40-4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 ·固硫前后灰活性的变化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5章 循环流化床固硫灰作水泥混合材应用的研究 | 第48-82页 |
| ·固硫灰掺量对水泥强度影响 | 第48-54页 |
| ·固硫灰单掺对水泥强度影响 | 第48-51页 |
| ·固硫灰与粉煤灰复合可行性 | 第51-54页 |
| ·固硫灰中 SO_3形态及含量对水泥凝结时间影响 | 第54-63页 |
| ·SO_3不同形态对凝结时间影响 | 第58-60页 |
| ·固硫灰中 SO_3含量对凝结时间影响 | 第60-63页 |
| ·固硫灰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 | 第63-78页 |
| ·不同 SO_3含量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影响 | 第68-73页 |
| ·固硫灰不同掺量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影响 | 第73-76页 |
| ·固硫灰与粉煤灰复合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影响 | 第76-78页 |
| ·固硫灰对水泥膨胀性能影响 | 第78-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 ·结论 | 第82-83页 |
| ·展望 | 第83-84页 |
|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83页 |
| ·固硫灰研究利用前景展望 | 第83-84页 |
|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84-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0-92页 |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