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合金学与各种性质合金论文--其他特种性质合金论文

铈锆固溶体模板合成及储氧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9-13页
        1.1.1 汽车尾气催化剂研究现状第9-10页
        1.1.2 纳米材料在汽车尾气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1.3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第12-13页
    1.2 铈锆固溶体的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1 共沉淀法第14-15页
        1.2.2 溶胶-凝胶法第15页
        1.2.3 表面活性剂模板法第15-16页
        1.2.4 溶液燃烧法第16页
        1.2.5 化学削锉法第16页
        1.2.6 其他方法第16-17页
    1.3 实验的意义及内容第17-19页
        1.3.1 实验的意义第17页
        1.3.2 实验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实验原理与工艺方法第19-25页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第19页
    2.2 实验仪器第19页
    2.3 实验表征手段第19-22页
        2.3.1 纳米微粒尺寸的评价第19-20页
        2.3.2 物相分析第20页
        2.3.3 热重-差热分析(TG-DTA)第20-21页
        2.3.4 产物的性能表征第21-22页
    2.4 实验方法第22页
        2.4.1 前驱溶液的制备第22页
        2.4.2 恒温反应第22页
        2.4.3 实验表征第22页
    2.5 实验工艺过程第22-25页
第3章 均匀沉淀法制备铈锆固溶体第25-47页
    3.1 基本实验条件的确定第25-27页
        3.1.1 反应温度第25页
        3.1.2 反应时间第25-26页
        3.1.3 反应物配比第26页
        3.1.4 焙烧温度和时间第26页
        3.1.5 模板剂第26-27页
    3.2 Ce:Zr=7:3 工艺参数的确定第27-33页
        3.2.1 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用量的影响第27-28页
        3.2.2 CTAB 的添加量对比表面积的影响第28-29页
        3.2.3 反应时间对晶体结构及比表面积的影响第29-30页
        3.2.4 焙烧不同温度对固溶体晶体的影响第30-33页
    3.3 不同摩尔比例铈锆固溶体的合成第33-40页
        3.3.1 物相及晶体形貌第33页
        3.3.2 BET 测试第33-39页
        3.3.3 TG-DTA 分析第39-40页
    3.4 Ce-Zr-La,Ce-Zr-Y 固溶体的合成第40-41页
    3.5 理论分析第41-44页
        3.5.1 均匀沉淀法的理论基础第41-42页
        3.5.2 均匀沉淀反应原理第42页
        3.5.3 表面活性剂作为模板剂的反应机理第42-44页
    3.6 本章小结第44-47页
第4章储氧性能研究第47-57页
    4.1 O_2-脉冲法测定 Ce_xZr_(1-x)O_2 固溶体储氧量(OSC)第47-48页
        4.1.1 Ce_xZr_(1-x)O_2 储氧量的测定目的及流程原理第47-48页
        4.1.2 Ce_xZr_(1-x)O_2 储氧量测定步骤及计算第48页
    4.2 氧化铈的储氧性能第48-50页
    4.3 不同模板剂合成铈锆固溶体的储氧量第50-51页
    4.4 铈锆不同比例固溶体的储氧性能第51-52页
    4.5 不同焙烧温度固溶体的储氧量第52页
    4.6 Ce-Zr-La,Ce-Zr-Y 储氧性能第52页
    4.7 结果分析第52-55页
        4.7.1 理论分析第52-53页
        4.7.2 影响因素第53-55页
    4.8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结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阿勒泰市牛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措施的研究
下一篇:伊犁地区绵羊单增李氏杆菌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其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