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特殊分区规划论文

基于传统聚落空间模式的旅游小镇设计研究--以丽江含樱谷A地块概念规划及重点单体设计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概念辨析第12-13页
        1.1.1 聚落·传统聚落第12页
        1.1.2 古镇·旅游小镇·旅游地产第12-13页
    1.2 相关方向的学术研究第13-16页
        1.2.1 对传统聚落的研究第13-15页
        1.2.2 对丽江聚落的研究第15-16页
    1.3 我国当代聚落现状第16-17页
    1.4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意义第17页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7-18页
        1.5.1 研究的内容第17-18页
        1.5.2 研究的方法第18页
    1.6 研究框架第18-20页
第二章 丽江传统聚落的空间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第20-36页
    2.1 丽江聚落生长演化的历史沿革第20-23页
        2.1.1 纳西族族源、迁徙和分布第20-21页
        2.1.2 历史沿革第21-23页
    2.2 大研古镇聚落空间演化轨迹第23-26页
        2.2.1 古代及近代空间演化第23-24页
        2.2.2 现代空间演化第24-25页
        2.2.3 空间演化特点第25-26页
    2.3 大研古镇空间演化的影响因素第26-33页
        2.3.1 自然因素第26-28页
        2.3.2 社会因素第28-29页
        2.3.3 人文因素第29-33页
    2.4 大研古镇的旅游开发管理第33-35页
        2.4.1 空间演化与旅游开发第33-34页
        2.4.2 影响因素与旅游开发第34页
        2.4.3 旅游开发管理分析第34-35页
    2.5 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大研古镇聚落的空间特质第36-52页
    3.1 聚落整体空间第36-37页
    3.2 聚落内部空间第37-44页
        3.2.1 场所与节点第37-39页
        3.2.2 路线与轴线第39-43页
        3.2.3 边界与领域第43-44页
    3.3 宅院空间第44-50页
        3.3.1 平面型制第44-46页
        3.3.2 合院空间第46-47页
        3.3.3 外部造型第47-48页
        3.3.4 细部装饰第48-50页
        3.3.5 材料与建造第50页
    3.4 空间缺陷第50-51页
    3.5 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古镇·旅游小镇聚落空间对比研究第52-66页
    4.1 古镇·旅游小镇案例第52-56页
        4.1.1 束河古镇第52-53页
        4.1.2 乌镇第53-54页
        4.1.3 彝人古镇第54-55页
        4.1.4 泰晤士小镇第55-56页
    4.2 古镇·旅游小镇空间特质第56-58页
        4.2.1 街巷空间第56页
        4.2.2 水系空间第56-57页
        4.2.3 建筑风格第57-58页
    4.3 古镇·旅游小镇旅游开发管理第58-60页
        4.3.1 乌镇西栅第58-59页
        4.3.2 彝人古镇第59-60页
    4.4 新旧建筑融合案例第60-63页
    4.5 小结第63-66页
第五章 丽江含樱谷旅游小镇概念规划第66-84页
    5.1 项目概况第66-67页
        5.1.1 区位分析第66-67页
        5.1.2 风水之说第67页
    5.2 基地解读第67-70页
        5.2.1 地形地块第67-68页
        5.2.2 基地现状第68-70页
    5.3 前期策划第70-75页
        5.3.1 项目机遇与挑战第70-72页
        5.3.2 项目定位第72-73页
        5.3.3 设计理念第73-75页
        5.3.4 设计策略第75页
    5.4 规划设计第75-84页
        5.4.1 整体规划设计第75-78页
        5.4.2 A地块规划设计第78-84页
第六章 旅游小镇民宿客栈设计第84-92页
    6.1 设计理念第84页
    6.2 基本单元建筑设计第84-87页
        6.2.1 基本单元一第84-85页
        6.2.2 基本单元二第85-87页
        6.2.3 基本单元三第87页
    6.3 单元拼合与客栈院落设计第87-92页
第七章 结论第92-94页
致谢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0页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00-102页
附录B:问卷调查一第102-108页
附录C:问卷调查二第108-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化创意空间设计:艺术创作与旅游体验的“分享”与“互动”--以昆明玉龙湾景区文化创意中心规划及建筑设计为例
下一篇:云南地域性建筑创作的批判性研究--以卡瓦格博优秀建筑创作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