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4 研制目标 | 第11页 |
1.4.1 测量系统的功能 | 第11页 |
1.4.2 技术要求 | 第11页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第2章 空间结构光原理及测量设备的总体结构设计 | 第13-25页 |
2.1 空间结构光测量原理 | 第13-14页 |
2.2 系统组成和结构 | 第14-16页 |
2.3 结构光编码方法 | 第16-19页 |
2.3.1格雷码结合相移编码 | 第16-17页 |
2.3.2 多频相移编码 | 第17-19页 |
2.4 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 | 第19页 |
2.5 测量流程 | 第19-20页 |
2.6 测量流程 | 第20-24页 |
2.6.1 相机和光学投射器选型 | 第20-23页 |
2.6.2 电器设备选型 | 第23-24页 |
2.6.3 设备选型总结 | 第2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光学投射器和相机的成像控制 | 第25-34页 |
3.1 结构光编码 | 第25-29页 |
3.1.1 结构光编码与解码的设计 | 第25-26页 |
3.1.2 影响解码匹配精度的因素 | 第26-29页 |
3.2 光学投射器控制 | 第29-33页 |
3.2.1 光学投射器信号源 | 第29-30页 |
3.2.2 光学投射器触发和相机同步方法 | 第30页 |
3.2.3 光学投射器光源控制 | 第30页 |
3.2.4 光学投射器时序过程 | 第30-31页 |
3.2.5 测量过程中光曲面的子像素精度定位 | 第31-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相机和光学投射器参数联合标定 | 第34-57页 |
4.1 相机内参数标定 | 第34-46页 |
4.1.1 相机内参数标定过程 | 第34-38页 |
4.1.2 相机标定的精度评价 | 第38-39页 |
4.1.3 相机图像校正 | 第39-46页 |
4.2 光学投射器内参数标定 | 第46-54页 |
4.2.1 光学投射器内参数标定过程 | 第46-52页 |
4.2.2 光学投射器内参数标定精度评价 | 第52页 |
4.2.3 光学投射器输出校正 | 第52-54页 |
4.3 光学投射器和相机空间位姿关系标定 | 第54-56页 |
4.3.1 光学投射器和相机空间位姿关系标定过程 | 第54-55页 |
4.3.2 光学投射器和相机空间位姿关系标定精度评价 | 第55-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物体三维测量方法及实验 | 第57-68页 |
5.1 高光反射现象分析 | 第57-60页 |
5.2 灰度图像高光检测 | 第60-62页 |
5.3 抑制高光反射的措施 | 第62页 |
5.4 物体三维测量实验与分析 | 第62-66页 |
5.4.1 低反射物体三维测量实验 | 第63-65页 |
5.4.2 高反射物体三维测量实验 | 第65-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