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序言 | 第10-20页 |
(一)胶质瘤的治疗现状 | 第10页 |
(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及其抑制剂 | 第10-12页 |
(三)细胞自噬概述 | 第12-13页 |
(四)细胞自噬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 第13-15页 |
(五)细胞自噬与肿瘤的关系 | 第15-16页 |
(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与细胞自噬 | 第16-17页 |
(七)本课题研究思路 | 第17-20页 |
第一章 N25的体外抗增殖作用 | 第20-24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1.1.1 细胞株 | 第20页 |
1.1.2 试剂与仪器 | 第20页 |
1.1.3 药物配制 | 第20-21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1.2.1 细胞复苏 | 第21页 |
1.2.2 细胞传代 | 第21-22页 |
1.2.3 细胞种板 | 第22页 |
1.2.4 给药处理 | 第22页 |
1.2.5 OD值测定 | 第22-23页 |
1.2.6 数据处理 | 第23页 |
1.3 实验结果 | 第23页 |
1.4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N25的体内抗肿瘤作用 | 第24-3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2.1.1 细胞株和实验动物 | 第24页 |
2.1.2 药物配置 | 第24-25页 |
2.1.3 实验试剂、仪器和耗材 | 第2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5-28页 |
2.2.1 细胞培养 | 第25-26页 |
2.2.2 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 第26页 |
2.2.3 给药观察 | 第26页 |
2.2.4 相关指标测定 | 第26-27页 |
2.2.5 实验结果 | 第27-28页 |
2.3 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透射电镜检测N25对胶质瘤细胞自噬的影响 | 第30-35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3.1.1 试药配置 | 第30页 |
3.1.2 实验仪器和耗材 | 第30-31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3.2.1 细胞培养 | 第31页 |
3.2.2 细胞种板 | 第31页 |
3.2.3 给药处理 | 第31-32页 |
3.2.4 细胞收集与标本处理 | 第32页 |
3.2.5 透射电镜观察 | 第32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32-33页 |
3.4 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临床胶质瘤样本中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分析 | 第35-41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35-36页 |
4.1.1 临床胶质瘤样本 | 第35页 |
4.1.2 实验试剂、仪器耗材等 | 第35-36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6-38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38-39页 |
4.4 小结 | 第39-41页 |
第五章 N25对胶质瘤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 | 第41-51页 |
5.1 实验材料 | 第41-42页 |
5.1.1 细胞株 | 第41页 |
5.1.2 实验试剂、仪器耗材等 | 第41-42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42-46页 |
5.2.1 细胞培养 | 第42页 |
5.2.2 细胞种皿 | 第42页 |
5.2.3 给药处理 | 第42-43页 |
5.2.4 Western实验 | 第43-46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46-49页 |
5.3.1 N25对胶质瘤U87细胞自噬蛋白LC3的影响 | 第46页 |
5.3.2 N25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3与组蛋白乙酰化酶Tip60的影响 | 第46-47页 |
5.3.3 N25对自噬相关蛋白ULK1与Beclin-1 的影响 | 第47-48页 |
5.3.4 特异性HDAC3抑制剂RGFP966对胶质瘤U87细胞自噬蛋白LC3的影响 | 第48-49页 |
5.4 小结 | 第49-51页 |
讨论 | 第51-54页 |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67页 |
附录 1:缩略词表 | 第60-61页 |
附录 2:U87细胞鉴定报告 | 第61-65页 |
附录 3:不同剂量组瘤体图 | 第65-66页 |
附录 4:脏器分配系数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