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含磷多功能配体及其铕配合物合成与性质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7-24页
    1.1 配位化学概述第7-8页
        1.1.1 配位化学的起源及概念第7页
        1.1.2 配位化学的研究领域及应用第7-8页
    1.2 三足体衍生物及其配合物研究现状第8-14页
        1.2.1 三足体衍生物的定义第8-9页
        1.2.2 三足体衍生物的种类第9-11页
        1.2.3 以氮及氮环为中心的含磷三足体衍生物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 稀土及其配合物的研究现状第14-18页
        1.3.1 稀土元素第14-15页
        1.3.2 稀土配合物合成方法第15页
        1.3.3 稀土配合物的应用第15-18页
    1.4 稀土配合物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第18-20页
        1.4.1 血清白蛋白的结构第18页
        1.4.2 血清白蛋白的生理功能第18-20页
        1.4.3 BSA与配合物的相互作用第20页
    1.5 稀土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第20-21页
        1.5.1 DNA的组成和结构第20-21页
        1.5.2 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第21页
    1.6 稀土配合物与抗菌活性研究第21-22页
        1.6.1 抗菌剂的研制和应用状况第22页
        1.6.2 抑菌实验方法第22页
    1.7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2-24页
第二章 配体及其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组成分析第24-35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仪器与试剂第24页
        2.2.1 主要仪器第24页
        2.2.2 主要试剂第24页
    2.3 实验部分第24-27页
        2.3.1 配体的合成第24-26页
        2.3.2 稀土配合物的合成第26-27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7-35页
        2.4.1 配体量化计算第27-30页
        2.4.2 配体及配合物的元素分析和溶解性第30页
        2.4.3 红外吸收光谱第30-31页
        2.4.4 摩尔比法第31页
        2.4.5 差热热重第31-33页
        2.4.6 配合物可能结构第33-35页
第三章 四种铕配合物与BSA作用机理的研究第35-46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实验部分第35-36页
        3.2.1 仪器和试剂第35页
        3.2.2 铕配合物与BSA的作用第35-3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6-44页
        3.3.1 铕配合物溶液的紫外光谱实验第36-37页
        3.3.2 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的研究第37-38页
        3.3.3 猝灭机制分析第38-39页
        3.3.4 四种铕配合物与BSA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的确定第39-40页
        3.3.5 四种铕配合物与BSA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分析和结合力类型的确定第40-41页
        3.3.6 金属离子对四种铕配合物与BSA作用的影响第41-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四种铕配合物与DNA作用机理第46-52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实验部分第46-47页
        4.2.1 仪器和试剂第46页
        4.2.2 四种铕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第46-4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7-50页
        4.3.1 铕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第47-48页
        4.3.2 铕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法研究第48-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五章 四种铕配合物生物活性的研究第52-54页
    5.1 引言第52页
    5.2 实验部分第52页
        5.2.1 仪器和试剂第52页
        5.2.2 抑菌圈实验第52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2-53页
    5.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3页
致谢第63-64页
附图第64-67页
个人简历第67页
发表论文情况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应用PCR方法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一篇:复合钨酸铋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