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荷载与腐蚀冻融耦合作用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第10-17页
        1.2.1 碳化与其他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盐腐蚀与其他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氯离子渗透与其他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4 冻融与其他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17-19页
第2章 再生混凝土模拟加载机制第19-22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加载机制设计依据第19页
    2.3 试验器材第19-20页
    2.4 试验加载机制第20-21页
    2.5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再生混凝土腐蚀冻融试验设计第22-36页
    3.1 引言第22页
    3.2 试验材料及物理力学性能第22-27页
        3.2.1 水泥第22页
        3.2.2 再生粗骨料的制备第22-23页
        3.2.3 再生粗骨料的级配第23-24页
        3.2.4 再生粗骨料的堆积密度第24页
        3.2.5 再生粗骨料的表观密度第24-25页
        3.2.6 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率第25-26页
        3.2.7 再生粗骨料的压碎指标第26页
        3.2.8 试验用砂和水第26-27页
    3.3 试验各组分配合比第27页
    3.4 再生混凝土宏观腐蚀冻融试验设计第27-31页
        3.4.1 试验材料第28-29页
        3.4.2 试验仪器第29页
        3.4.3 试验方法第29-31页
    3.5 再生混凝土腐蚀冻融细微观试验设计第31-35页
        3.5.1 SEM微观试验设计第31-33页
        3.5.2 显微硬度试验设计第33-35页
    3.6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耦合作用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第36-59页
    4.1 引言第36页
    4.2 表观现象第36-40页
        4.2.1 腐蚀冻融前试件表观现象第36-37页
        4.2.2 腐蚀冻融后试件表观现象第37-40页
    4.3 质量损失第40-47页
    4.4 抗压强度损失第47-54页
        4.4.1 抗压强度损失率评价与分析第47-53页
        4.4.2 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敏感性分析第53-54页
    4.5 加载制度与现有加载装置比较分析第54-56页
    4.6 应力水平、重复荷载交替次数与再生混凝土耐久性关系第56-57页
    4.7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5章 耦合作用下再生混凝土微细观试验研究第59-68页
    5.1 引言第59页
    5.2 再生混凝土的界面特性第59-60页
    5.3 显微硬度试验研究分析第60-63页
    5.4 ESEM微观试验研究分析第63-66页
    5.5 耦合作用下再生混凝土破坏机理分析第66-67页
    5.6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6.1 结论第68-69页
    6.2 展望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平纹编织复合材料层压板低速冲击后剩余强度分析
下一篇:接触应力分布测量系统测试特性及其在基础底板接触应力测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