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中国外交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和平发展思想与“和谐世界”理念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绪论第7-12页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理由、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7-10页
  一、选题理由第7-8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8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第二节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0-12页
  一、研究目标第10页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0-12页
第一章 和平发展思想与"和谐世界"理念概述第12-18页
 第一节 和平发展思想与"和谐世界"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第12-13页
  一、和平与发展依旧是时代的主题第12页
  二、合作业已成为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第12-13页
  三、国际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并存第13页
 第二节 和平发展思想与"和谐世界"理念的科学内涵第13-15页
  一、和平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第13-15页
  二、"和谐世界"理念的科学内涵第15页
 第三节 和平发展思想与"和谐世界"理念提出的重要意义第15-18页
  一、丰富和发展了党和国家的外交思想第16页
  二、和平发展思想与"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有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第16-17页
  三、为人类和平和发展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第17-18页
第二章 和平发展思想与"和谐世界"理念是一个紧密关联的统一体第18-35页
 第一节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构建和谐世界必须具备的条件第18-23页
  一、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积极因素第18-19页
  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基本条件第19-21页
  三、合作与共赢是和谐世界理念的核心内容第21-23页
 第二节 倡导构建和谐世界是对中国和平发展思想的升华、保障和归宿第23-28页
  一、中国外交从理论自觉到文化自觉的转变第23-24页
  二、"和谐世界"理念是对和平发展思想的历史传承第24-27页
  三、和谐世界为和平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第27-28页
 第三节 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共同开启了中国的软实力建设第28-32页
  一、当今国际形势与国家软实力第28-29页
  二、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为传统中华文化重新定位第29-30页
  三、"中国模式"具有国内、国际的双重效应第30-32页
 第四节 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共同勾画出了中国特色的世界观体系第32-35页
  一、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推动中国世界观与世界中国观在博弈中发展第32-33页
  二、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在不同层面完善并促进世界安全机制及其运行第33-34页
  三、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打造出全球化时代新的世界秩序观第34-35页
第三章 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和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思想一脉相承第35-50页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的立论基点第35-39页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是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的思想基础第35-36页
  二、"以人为本"是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的核心理念第36-37页
  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的理论源泉第37-39页
 第二节 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是与时俱进的国际主义第39-46页
  一、和平、发展、合作的新时代赋予国际主义新的内容第40-42页
  二、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是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紧密结合第42-43页
  三、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不变的追求第43-45页
  四、坚持世界发展多样性是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共同坚持的原则第45-46页
 第三节 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平共处和国际合作思想第46-50页
  一、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发展了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思想第46-48页
  二、强调"合作"是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并称的时代主题要求第48-49页
  三、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理念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第49-50页
结束语第50-51页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第51-5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公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
下一篇:关于公共政策制定中知识分子参与的当下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