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感理论的樱花主题农业园规划设计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1 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产物 | 第12页 |
1.1.2 人们的休闲意识和观念的转变 | 第12页 |
1.1.3 花卉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 第12-13页 |
1.1.4 五感理论在旅游体验中得以应用 | 第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第16-21页 |
1.5.1 国内外五感理论研究概况 | 第16-17页 |
1.5.2 国内外观光农业发展状况 | 第17-20页 |
1.5.3 国内外樱花园发展状况 | 第20-21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21-25页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第21-23页 |
2.1.1 五感 | 第21页 |
2.1.2 观光农业、休闲农业 | 第21页 |
2.1.3 主题公园、植物专类园 | 第21-22页 |
2.1.4 主题农业园 | 第22页 |
2.1.5 樱花与樱花文化 | 第22-23页 |
2.2 相关理论及应用 | 第23-25页 |
2.2.1 五感理论及应用 | 第23-24页 |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及应用 | 第24页 |
2.2.3 环境心理学理论及应用 | 第24-25页 |
2.2.4 景观美学理论及应用 | 第25页 |
3 国内外同类项目案例分析 | 第25-29页 |
3.1 沈阳紫烟薰衣草庄园 | 第25-26页 |
3.2 上海马陆葡萄主题公园 | 第26-27页 |
3.3 南昌樱花谷主题园 | 第27页 |
3.4 意大利弗洛辛诺感官公园 | 第27-28页 |
3.5 新加坡大巴窑感官公园 | 第28-29页 |
4 设计实例——福州丹阳樱花主题农业园规划设计 | 第29-62页 |
4.1 园区基本概况 | 第29-30页 |
4.2 基地现状分析 | 第30-32页 |
4.2.1 自然资源 | 第30-31页 |
4.2.2 现状产业资源 | 第31页 |
4.2.3 基础设施条件 | 第31-32页 |
4.3 规划思路 | 第32-33页 |
4.3.1 规划依据 | 第32页 |
4.3.2 规划原则 | 第32-33页 |
4.3.3 规划目标和规划定位 | 第33页 |
4.4 基于五感的设计分析 | 第33-36页 |
4.4.1 视觉方面的设计 | 第33-34页 |
4.4.2 听觉方面的设计 | 第34页 |
4.4.3 嗅觉方面的设计 | 第34-35页 |
4.4.4 触觉方面的设计 | 第35-36页 |
4.4.5 味觉方面的设计 | 第36页 |
4.5 总体规划布局 | 第36-41页 |
4.5.1 总体规划 | 第36-38页 |
4.5.2 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规划 | 第38-40页 |
4.5.3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第40-41页 |
4.6 景观规划及旅游项目策划 | 第41-58页 |
4.6.1 综合服务中心 | 第41-43页 |
4.6.2 樱花文化展示区 | 第43-46页 |
4.6.3 浪漫樱花观赏区 | 第46-51页 |
4.6.4 森林芬芳疗养区 | 第51-54页 |
4.6.5 休闲农业体验区 | 第54-58页 |
4.7 旅游产品体系规划 | 第58-59页 |
4.8 旅游活动项目规划 | 第59-60页 |
4.9 服务设施规划 | 第60-62页 |
4.9.1 餐饮设施规划 | 第60页 |
4.9.2 住宿设施规划 | 第60-61页 |
4.9.3 购物设施规划 | 第61页 |
4.9.4 环境解说系统规划 | 第61-6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5.1 结论 | 第62-63页 |
5.2 创新点 | 第63页 |
5.3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录 | 第66-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