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按栽培制度分论文

长期绿肥还田对江西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与抗逆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21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8页
     ·长期不同培肥措施对稻田生产力的影响第12-14页
     ·长期不同培肥措施对稻田系统抗逆性的影响第14-17页
     ·绿肥还田对稻田系统的综合影响第17-18页
   ·研究内容与思路第18-21页
     ·研究目的第18页
     ·研究内容第18-19页
     ·研究方案第19-20页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1-25页
   ·试验地概况第21页
   ·试验设计第21-23页
     ·长期田间定位试验设计第21-22页
     ·养分耗竭试验设计第22-23页
   ·测定指标与方法第23-24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24-25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5-43页
   ·长期绿肥还田对双季稻田生产力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第25-33页
     ·对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变化趋势的影响第25-29页
     ·对双季稻田产量与生物量的影响第29-31页
     ·对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稳定性的影响第31-33页
   ·长期绿肥还田对双季稻田耐瘠力的影响第33-37页
     ·对养分耗竭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影响第33-36页
     ·对养分耗竭阶段产量、生物量变化趋势的影响第36-37页
   ·长期绿肥还田对水稻氮素收获指数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第37-43页
     ·长期绿肥还田对氮素收获指数的影响第37-38页
     ·长期绿肥还田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第38-43页
第四章 讨论第43-49页
   ·长期绿肥还田对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的影响第43-44页
   ·长期绿肥还田对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稳定性的影响第44-45页
   ·长期绿肥还田对双季稻田系统耐瘠力的影响第45-46页
   ·长期绿肥还田对双季稻田系统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第46-4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结论第49页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9页
致谢第59-61页
附: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铜、锌不同施用方式和AM真菌与施磷量对丹参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下一篇:陆地棉矮化突变体Ari1327的形态、生理和分子标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