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1.2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1 选题的背景 | 第10-12页 |
1.2.2 选题的意义 | 第12页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6 结构安排 | 第19-20页 |
第2章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 第20-26页 |
2.1 金融的经济功能 | 第20-23页 |
2.1.1 生产信息并进行资源分配 | 第20页 |
2.1.2 监管企业并进行公司治理 | 第20-21页 |
2.1.3 分散风险 | 第21-22页 |
2.1.4 动员储蓄 | 第22页 |
2.1.5 便利交易 | 第22-23页 |
2.2 金融内生增长模型分析 | 第23-26页 |
2.2.1 金融发展提高储蓄率推动经济增长 | 第24页 |
2.2.2 金融发展提高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 | 第24页 |
2.2.3 金融发展提高储蓄—投资转化率推动经济增长 | 第24-26页 |
第3章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 | 第26-36页 |
3.1 中国金融发展历程 | 第26-30页 |
3.1.1 改革开放以前的金融发展历程(1949-1978 年) | 第26页 |
3.1.2 改革开放之后的金融发展历程(1978 年至今) | 第26-30页 |
3.2 中国金融发展的基本特征 | 第30-34页 |
3.2.1 中国金融规模基本情况 | 第30-32页 |
3.2.2 中国金融结构基本情况 | 第32-33页 |
3.2.3 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 | 第33-34页 |
3.3 中国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第4章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第36-47页 |
4.1 相关指标的选择 | 第36-37页 |
4.2 单位根检验 | 第37-38页 |
4.3 Granger因果检验 | 第38-40页 |
4.4 Johansen协整检验 | 第40-42页 |
4.5 VAR模型的估计 | 第42-47页 |
4.5.1 脉冲响应分析 | 第42-45页 |
4.5.2 方差分解 | 第45-47页 |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7-51页 |
5.1 结论 | 第47-48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