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章节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多平台通用协议和可视化技术 | 第15-23页 |
2.1 短距离无线通讯协议 | 第15-16页 |
2.2 多协议识别技术 | 第16-20页 |
2.2.1 协议识别方法 | 第16-19页 |
2.2.2 协议识别方法比较 | 第19-20页 |
2.2.3 多协议识别在异构生理数据管理框架中运用 | 第20页 |
2.3 可视化技术 | 第20-22页 |
2.3.1 数据可视化介绍 | 第20页 |
2.3.2 数据可视化技术方法 | 第20-21页 |
2.3.3 基于 Android 平台的数据可视化技术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多协议识别算法研究及改进 | 第23-35页 |
3.1 单模识别算法 | 第23-26页 |
3.1.1 BF(Brute-Force)算法 | 第23页 |
3.1.2 KMP(Knuth-Morris-Pratt)算法 | 第23-24页 |
3.1.3 Sunday 算法 | 第24-25页 |
3.1.4 RoSunday 算法 | 第25-26页 |
3.2 改进的字符识别算法 | 第26-32页 |
3.2.1 RoSunday 算法改进 | 第26-28页 |
3.2.2 SuSunday 算法实现 | 第28-30页 |
3.2.3 后缀长度的分析 | 第30页 |
3.2.4 改进算法性能分析 | 第30-31页 |
3.2.5 对比实验结果 | 第31-32页 |
3.3 改进算法在多协议识别中应用 | 第32-34页 |
3.3.1 开始符和结束符 | 第33页 |
3.3.2 匹配模式信息格式设计 | 第33-34页 |
3.3.3 多协议识别算法设计 | 第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手机平台下数据可视化技术及改进 | 第35-45页 |
4.1 智能手机可视化的意义 | 第35-36页 |
4.2 智能手机可视化技术的研究 | 第36-39页 |
4.2.1 智能手机可视化技术 | 第36-37页 |
4.2.2 Android 平台下数据可视化技术 | 第37-38页 |
4.2.3 Android 平台下大数据存储 | 第38-39页 |
4.3 智能手机可视化存在的问题 | 第39-41页 |
4.3.1 数据处理过程中的问题 | 第39页 |
4.3.2 可视化显示过程中的问题 | 第39-40页 |
4.3.3 系统响应时间问题 | 第40-41页 |
4.4 基于 Android 平台可视化的优化方法 | 第41-44页 |
4.4.1 数据处理过程的优化方法 | 第41-42页 |
4.4.2 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事务对比实验 | 第42-43页 |
4.4.3 大数据可视化显示的优化方法 | 第43-4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系统设计、实现与测试 | 第45-56页 |
5.1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第45-46页 |
5.1.1 系统结构分析 | 第45-46页 |
5.1.2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第46页 |
5.2 服务器端的设计与实现 | 第46-52页 |
5.2.1 服务端结构设计分析 | 第46-47页 |
5.2.2 服务端结构设计 | 第47-48页 |
5.2.3 服务端设计实现 | 第48-52页 |
5.3 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 第52-53页 |
5.3.1 客户端结构设计分析 | 第52页 |
5.3.2 客户端结构设计 | 第52-53页 |
5.3.3 客户端设计实现 | 第53页 |
5.4 系统功能测试 | 第53-5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9页 |
6.1 总结 | 第56-57页 |
6.2 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 第64-65页 |
详细摘要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