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2.1 研究问题 | 第9-10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3 主要内容和逻辑框架 | 第10-13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1.3.2 逻辑框架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3-21页 |
2.1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概述 | 第13-15页 |
2.2 供应链契约 | 第15-16页 |
2.2.1 国外供应链契约研究 | 第15页 |
2.2.2 国内供应链契约研究 | 第15-16页 |
2.3 收益共享契约 | 第16-17页 |
2.3.1 收益共享契约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2.3.2 收益共享契约和其他典型契约比较 | 第17页 |
2.4 供应链利润分配 | 第17-19页 |
2.4.1 供应链利润分配原则 | 第18页 |
2.4.2 供应链利润分配方法 | 第18-19页 |
2.5 电信供应链利润分配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国内外终端定制发展现状分析 | 第21-32页 |
3.1 终端定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1-24页 |
3.1.1 终端定制的必要性 | 第21-22页 |
3.1.2 终端定制的可行性 | 第22-24页 |
3.2 终端定制的主要模式 | 第24-25页 |
3.3 终端定制的 SWOT 分析 | 第25页 |
3.4 国外运营商终端定制发展现状 | 第25-28页 |
3.4.1 DoCoMo 完全定制模式 | 第26页 |
3.4.2 KDDI 松散型定制模式 | 第26-27页 |
3.4.3 SKT 合作研发定制模式 | 第27页 |
3.4.4 Vodafone 终端补贴定制模式 | 第27-28页 |
3.5 国内运营商终端定制发展现状 | 第28-30页 |
3.6 国内外终端定制策略对比和建议 | 第30-3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确定性需求下的终端定制供应链利润分配 | 第32-43页 |
4.1 基于 Stackelberg 博弈模型的终端定制供应链利润分配 | 第32-37页 |
4.1.1 模型的描述 | 第32页 |
4.1.2 模型的假设 | 第32-33页 |
4.1.3 模型的变量定义 | 第33-34页 |
4.1.4 模型的求解 | 第34-35页 |
4.1.5 利润分配系数的分析 | 第35-37页 |
4.2 基于张伯伦博弈模型的终端定制供应链利润分配 | 第37-39页 |
4.3 两种不同模型下利润分配情况对比 | 第39-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五章 考虑话费补贴和敏感系数的终端定制供应链利润分配 | 第43-54页 |
5.1 模型的构建和计算 | 第43-44页 |
5.2 话费补贴和敏感系数的分析 | 第44-49页 |
5.2.1 话费补贴对终端厂商利润分配的影响情况分析 | 第44-45页 |
5.2.2 话费补贴对运营商利润分配的影响情况分析 | 第45-46页 |
5.2.3 话费补贴对供应链整体利润的影响分析 | 第46-49页 |
5.3 数值仿真与分析 | 第49-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随机需求下考虑努力水平的终端定制供应链利润分配 | 第54-72页 |
6.1 模型的变量定义和说明 | 第54-56页 |
6.2 模型的建立 | 第56-57页 |
6.3 集中决策模式下终端定制供应链利润分配 | 第57-59页 |
6.3.1 集中决策模式下终端定制供应链利润分配模型的求解 | 第57-58页 |
6.3.2 数值仿真与分析 | 第58-59页 |
6.4 竞争合作决策模式下终端定制供应链利润分配 | 第59-65页 |
6.4.1 竞争合作决策模式下终端定制供应链利润分配求解 | 第60-63页 |
6.4.2 数值仿真与分析 | 第63-65页 |
6.5 两种不同决策模式下努力相关系数影响分析 | 第65-68页 |
6.5.1 努力相关系数对最优努力水平的影响 | 第66-68页 |
6.5.2 努力相关系数对利润的影响 | 第68页 |
6.6 基于内部转移价格的终端定制供应链协调分析 | 第68-70页 |
6.6.1 内部转移价格的求解 | 第68-70页 |
6.6.2 数值仿真与分析 | 第70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72-73页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