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3-14页 |
(四) 研究创新点 | 第14-15页 |
一、 我国污染场地及其土壤治理概况 | 第15-26页 |
(一) 污染场地的界定 | 第15-18页 |
1.污染场地的概念厘清 | 第15-17页 |
2.污染场地的类型划分 | 第17-18页 |
(二) 污染场地土壤治理现状及其风险 | 第18-23页 |
1.我国污染场地土壤治理实践现状 | 第18-21页 |
2.污染场地土壤治理所面临的风险 | 第21-23页 |
(三) 污染场地土壤治理的意义 | 第23-26页 |
1.保障人体健康与环境安全 | 第24页 |
2.缓解城市用地紧张局面与土地集约化利用 | 第24页 |
3.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24-26页 |
二、 我国污染场地土壤治理法律现状及问题剖析 | 第26-41页 |
(一) 污染场地土壤治理立法现状 | 第26-32页 |
1.污染场地土壤治理立法梳理 | 第26-29页 |
2.污染场地土壤治理相关法律制度阐述 | 第29-32页 |
(二) 污染场地土壤治理问题剖析 | 第32-41页 |
1.污染场地土壤治理缺乏统合性立法 | 第32-33页 |
2.污染场地土壤调查评估制度不完善 | 第33-35页 |
3.污染场地土壤治理责任不清 | 第35-38页 |
4.污染场地土壤治理资金筹措渠道狭窄 | 第38-39页 |
5.污染场地土壤信息公开制度关键信息未覆盖 | 第39-41页 |
三、 域外污染场地土壤治理法律考察 | 第41-51页 |
(一) 域外污染场地土壤治理立法体系概述 | 第41-44页 |
1.美国污染场地土壤治理立法体系 | 第41-42页 |
2.欧盟污染场地土壤治理立法体系 | 第42页 |
3.日本污染场地土壤治理立法体系 | 第42-43页 |
4.台湾地区污染场地土壤治理立法体系 | 第43-44页 |
(二) 域外污染场地土壤治理相关制度分析 | 第44-51页 |
1.污染场地土壤调查评估程序的启动 | 第44-46页 |
2.污染场地土壤治理责任的认定 | 第46-47页 |
3.污染场地土壤治理资金的筹集 | 第47-48页 |
4.污染场地土壤信息的收集与公开 | 第48-51页 |
四、 我国污染场地土壤治理的完善思考 | 第51-63页 |
(一) 健全污染场地土壤治理法律体系 | 第51-52页 |
1.国家层面:制定专门立法并配置完整有效的框架要素 | 第51-52页 |
2.地方层面:出台相应配套的地方法律规范 | 第52页 |
(二) 完善污染场地土壤调查评估制度 | 第52-55页 |
1.污染场地土壤调查评估启动合理设定 | 第52-53页 |
2.污染场地土壤风险评估与环评制度有效执行 | 第53-55页 |
(三) 设立污染场地土壤治理责任认定制度 | 第55-59页 |
1.污染者污染场地土壤治理责任的认定 | 第55-57页 |
2.国家及政府污染场地土壤治理责任的承担 | 第57-58页 |
3.污染场地土地使用权人责任的设定 | 第58-59页 |
(四) 开拓污染场地土壤治理资金筹措渠道 | 第59-61页 |
1.坚持污染者付费原则 | 第59页 |
2.建立适合我国污染场地治理基金制度 | 第59-60页 |
3.引入污染场地再开发社会融资途径 | 第60-61页 |
(五) 完善污染场地土壤信息公开制度 | 第61-63页 |
1.建立污染场地跟踪管理系统 | 第62页 |
2.建立公众获知相关信息平台 | 第62页 |
3.建立信息受阻救济制度 | 第62-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