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第1章 敲诈勒索罪行为构造的重构 | 第13-16页 |
1.1 敲诈勒索罪行为构造的主流观点及评析 | 第13-14页 |
1.2 本文对敲诈勒索罪行为构造的重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对敲诈勒索罪主要行为手段的解析 | 第16-24页 |
2.1 使用暴力或以实施暴力相威胁可否成为敲诈勒索罪的行为手段 | 第17页 |
2.2 当场使用暴力当场取财情形下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之界分 | 第17-20页 |
2.3 以限制人身自由索取钱财情形下敲诈勒索罪与勒索型绑架罪之界分 | 第20-22页 |
2.4 强拿硬要情形下敲诈勒索罪与寻衅滋事罪之界分 | 第22-24页 |
第3章 对被害人意思决定自由受限的解读 | 第24-33页 |
3.1 意思决定自由受限的主体的界定 | 第24-26页 |
3.2 侵害意思决定自由的主要方式之辨析 | 第26-27页 |
3.3 意思决定自由受限的心理分析 | 第27-33页 |
3.3.1 恐惧心理的认定 | 第27-29页 |
3.3.2 不情愿心理的认定 | 第29-30页 |
3.3.3 以盗窃物品敲诈勒索财物的行为性质之认定 | 第30-33页 |
第4章 被害人处分财产的相关问题 | 第33-37页 |
4.1 处分的概念解析 | 第33-34页 |
4.2 处分主体的界定 | 第34-35页 |
4.3 被处分财产的范围 | 第35-37页 |
第5章 行为人或第三人取得财产的分析 | 第37-39页 |
5.1 取得财产对敲诈勒索罪的影响 | 第37页 |
5.2 取得财产的主体和方式问题 | 第37-39页 |
第6章 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的认定 | 第39-42页 |
6.1 财产损失在本罪中的地位 | 第39页 |
6.2 关于财产损失的认定标准 | 第39-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