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引言 | 第11-19页 |
·苹果病毒概述 | 第11页 |
·苹果病毒分布 | 第11-12页 |
·我国苹果潜隐性病毒的分布情况 | 第11-12页 |
·河北省苹果潜隐性病毒的分布情况 | 第12页 |
·苹果病毒的传播途径 | 第12页 |
·病毒对果树的危害 | 第12-14页 |
·对树体生长的影响 | 第13页 |
·对产量的影响 | 第13页 |
·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13-14页 |
·对树体生理代谢的影响 | 第14页 |
·病毒危害果树生长的机理 | 第14页 |
·苹果病毒病的危害特点 | 第14-15页 |
·苹果病毒检测技术简介 | 第15-17页 |
·生物学检测法 | 第15页 |
·电子显微镜技术 | 第15页 |
·血清学方法 | 第15-16页 |
·分子杂交技术 | 第16页 |
·双链RNA(dsRNA-double-stranded RNA)分析法 | 第16页 |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 第16-17页 |
·国内外无毒化苗木生产研究现状 | 第17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7-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6页 |
·试剂与主要仪器 | 第19页 |
·试剂 | 第19页 |
·主要仪器 | 第19页 |
·总RNA 的提取 | 第19-23页 |
·几种提取液对苹果成熟叶片RNA 提取质量的影响 | 第19-20页 |
·苹果果实不同部位RNA 的提取 | 第20-21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RNA 净度和完整性 | 第21页 |
·分光光度计法检测RNA 纯度 | 第21页 |
·RNA 浓度检测 | 第21-22页 |
·RT-PCR 检验苹果茎沟病毒 | 第22-23页 |
·果实、种子各个部位带毒情况检测 | 第23-24页 |
·材料 | 第23页 |
·种皮种胚样品带毒情况检测 | 第23页 |
·果实各部位带毒情况检测 | 第23页 |
·苹果茎沟病毒在种子中的定位 | 第23页 |
·层积对种子带毒率的影响 | 第23-24页 |
·药剂处理后种子的出芽率 | 第24页 |
·种子传毒鉴定 | 第24页 |
·材料 | 第24页 |
·方法 | 第24页 |
·病毒携带植株汁液传播病毒试验 | 第24-26页 |
·材料 | 第24-25页 |
·方法 | 第25-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39页 |
·几种提取液对苹果成熟叶片RNA 提取质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不同方法提取总RNA 的纯度 | 第26页 |
·RNA 完整性检测 | 第26-27页 |
·RT-PCR 检测结果 | 第27页 |
·果实不同部位RNA 的提取 | 第27-31页 |
·果皮RNA 的提取 | 第27-28页 |
·果肉RNA 的提取 | 第28-29页 |
·种皮RNA 的提取 | 第29-30页 |
·种胚RNA 的提取 | 第30-31页 |
·种皮种胚带毒情况检测 | 第31-32页 |
·果实种子各部位带毒情况检测 | 第32页 |
·苹果茎沟病毒在种皮中的定位 | 第32-34页 |
·层积对种子带毒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药剂处理后种子的出芽率 | 第35-36页 |
·种子传毒鉴定 | 第36-37页 |
·携带有ASGV 的八棱海棠单株生产的种子繁苗带毒率检测 | 第36-37页 |
·常规繁苗带毒率检测 | 第37页 |
·汁液传播 | 第37-39页 |
4 讨论 | 第39-42页 |
·关于RNA 提取 | 第39页 |
·关于ASGV 在种子中的分布部位和种子传毒率 | 第39-40页 |
·种子传毒与病毒在种子上分布部位的关系 | 第39-40页 |
·关于种子传毒率 | 第40页 |
·关于汁液传播 | 第40-42页 |
5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48-49页 |
作者简历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