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草地学、草原学论文

新疆典型地区草地退化现状及其恢复模式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前言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17页
    1.1 草地退化趋势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 草地退化原因研究进展第13页
    1.3 退化草地遥感监测研究进展第13页
    1.4 退化草地恢复措施研究进展第13-14页
    1.5 新疆地区草地退化现状及其恢复模式研究第14-15页
    1.6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第15-17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数据资料与分析第17-22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7-20页
        2.1.1 地理第17-18页
        2.1.2 地形第18页
        2.1.3 气候、土壤特征第18-19页
        2.1.4 社会经济状况第19-20页
    2.2 气象数据第20-21页
    2.3 植被NDVI数据第21页
    2.4 植被NDVI数据处理第21-22页
第三章 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地退化现状及成因第22-35页
    3.1 草地退化第22-24页
        3.1.1 草地退化的概念第22-23页
        3.1.2 草地退化相关概念第23-24页
    3.2 阿勒泰地区草地退化的现状第24-29页
        3.2.1 阿勒泰地区草地分布面积变化分析第24-28页
        3.2.2 阿勒泰地区草场质量变化分析第28-29页
    3.3 草地退化的危害第29-31页
        3.3.1 生产力下降第30页
        3.3.2 草地系统的承载力下降第30页
        3.3.3 可能的自然灾害日趋频繁第30-31页
        3.3.4 水生态环境恶化第31页
    3.4 阿勒泰地区植被NDVI变化与气候变化相关分析第31页
    3.5 草原退化原因分析第31-35页
        3.5.1 草场超载过牧第31-33页
        3.5.2 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第33页
        3.5.3 不合理的耕地扩张第33-35页
第四章 阿勒泰地区草地退化综合防治对策第35-40页
    4.1 关于草地退化的综合防治原则第35-36页
        4.1.1 坚持社会、经济与生态三者的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第35页
        4.1.2 坚持以大自然的自我恢复为基础的原则第35页
        4.1.3 坚持“以水定地、以地定草、以草定畜”的原则第35-36页
        4.1.4 坚持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的原则第36页
    4.2 防治措施第36-38页
        4.2.1 天然草地划区轮牧第36页
        4.2.2 发挥草场夏秋优势,大力发展季节畜牧业第36-37页
        4.2.3 天然草地改良技术体系第37-38页
        4.2.4 半人工和全人工草地的建设第38页
        4.2.5 实施水作为中心的家庭生态草第38页
    4.3 不同退化程度的恢复模式第38-40页
        4.3.1 关于重度退化草场的防治模式第38-39页
        4.3.2 中度退化草场防治模式第39页
        4.3.3 轻度退化草场防治模式第39-40页
第五章 结论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致谢第46-47页
作者简介第47-48页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几丁质酶基因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抗病棉花的安全评估研究
下一篇:石河子地区太阳能热风采暖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