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水合物颗粒在流场中的聚集行为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水合物聚集体系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 第11-17页 |
1.3.1 天然气水合物简介 | 第11-12页 |
1.3.2 输送管道内流动安全保障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3.3 水合物抑制技术的发展 | 第13-15页 |
1.3.4 天然气水合物聚集动力学理论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两相流综述 | 第18-27页 |
2.1 管内液-固两相流动的基本参数 | 第18-21页 |
2.1.1 质量流量 | 第18页 |
2.1.2 流速 | 第18-19页 |
2.1.3 滑动比和滑差 | 第19-20页 |
2.1.4 密度 | 第20-21页 |
2.2 流体运动控制方程 | 第21-22页 |
2.2.1 连续性(N-S)方程 | 第21页 |
2.2.2 动量方程 | 第21页 |
2.2.3 能量守恒方程 | 第21-22页 |
2.3 输送系统内液固两相流动的控制方程 | 第22-23页 |
2.4 流体力学软件Fluent简介 | 第23页 |
2.5 液固两相流动数学模型 | 第23-26页 |
2.5.1 欧拉模型 | 第24-25页 |
2.5.2 DPM模型 | 第25-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流场的建立 | 第27-34页 |
3.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27-28页 |
3.2 模拟条件设定 | 第28-32页 |
3.2.1 边界条件 | 第28页 |
3.2.2 湍流模型的选择 | 第28-29页 |
3.2.3 控制方程离散化的选择 | 第29页 |
3.2.4 速度-压力耦合方式的选择 | 第29-30页 |
3.2.5 时间步长的设定 | 第30-31页 |
3.2.6 松弛因子的选择 | 第31页 |
3.2.7 网格的设计与计算 | 第31-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欧拉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 第34-42页 |
4.1 模拟过程设置和分析 | 第34-35页 |
4.1.1 初始条件设置 | 第34页 |
4.1.2 基本假设 | 第34页 |
4.1.3 模拟过程分析 | 第34-35页 |
4.2 模拟结果讨论 | 第35-40页 |
4.2.1 流体入口速度的颗粒聚集的影响 | 第35-38页 |
4.2.2 颗粒体积浓度对颗粒聚集的影响 | 第38页 |
4.2.3 颗粒直径对水合物聚集的影响 | 第38-39页 |
4.2.4 颗粒粘度对颗粒聚集的影响 | 第39-4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五章 DPM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 第42-52页 |
5.1 模拟过程设置和分析 | 第42页 |
5.1.1 初始条件设置 | 第42页 |
5.1.2 基本假设 | 第42页 |
5.2 模拟结果分析 | 第42-51页 |
5.2.1 颗粒入射速度对颗粒运动的影响 | 第43-45页 |
5.2.2 附加力对颗粒运动的影响 | 第45-47页 |
5.2.3 颗粒形状系数对颗粒运动的影响 | 第47-5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