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综合区划及优化开发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综述第11-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研究内容第15页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17-23页
    2.1 地理位置第17页
    2.2 自然概况第17-21页
        2.2.1 地形地貌第17-18页
        2.2.2 气候第18-19页
        2.2.3 水文第19页
        2.2.4 土壤第19-20页
        2.2.5 植被第20-21页
    2.3 社会经济状况第21-23页
        2.3.1 社会发展第21页
        2.3.2 经济基础第21-23页
第三章 研究理论与方法第23-31页
    3.1 综合区划原则第23-24页
        3.1.1 发生统一性原则第23页
        3.1.2 相对一致性原则第23页
        3.1.3 空间连续性原则第23-24页
        3.1.4 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相结合原则第24页
        3.1.5 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原则第24页
    3.2 综合区划依据第24-25页
    3.3 综合区划指标体系第25-27页
    3.4 综合区划方法第27-29页
        3.4.1 空间分析方法第27-28页
        3.4.2 聚类分析方法第28-29页
        3.4.3 层次分析法第29页
    3.5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第29-31页
        3.5.1 气象数据来源第29-30页
        3.5.2 DEM数据第30页
        3.5.3 环境资源数据第30页
        3.5.4 社会经济数据第30-31页
第四章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综合区划指标处理第31-53页
    4.1 自然环境指标的处理与分析第31-41页
        4.1.1 气候因子第32-36页
        4.1.2 地形地貌因子第36-38页
        4.1.3 植被因子第38-39页
        4.1.4 土壤因子第39-40页
        4.1.5 水体因子第40-41页
    4.2 自然资源指标的处理与分析第41-44页
    4.3 经济发展指标的处理与分析第44-47页
    4.4 社会进步指标的处理与分析第47-50页
    4.5 综合区划子系统指标的综合运算第50-53页
        4.5.1 指标因子权重的确定第50页
        4.5.2 指标因子的综合处理与分析第50-53页
第五章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综合区划结果及优化开发对策研究第53-64页
    5.1 北部湾经济区综合区划结果第53-54页
    5.2 分区现状及发展方向第54-61页
        5.2.1 Ⅰ中部丘陵台地区第54-57页
        5.2.2 Ⅱ西部中低山丘陵区第57-58页
        5.2.3 Ⅲ东部山地丘陵平原区第58-60页
        5.2.4 Ⅳ北部岩溶山地丘陵区第60-61页
    5.3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优化开发建议第61-64页
        5.3.1 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第61-62页
        5.3.2 科学利用自然资源,走高效生态发展道路第62页
        5.3.3 优化产业结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第62页
        5.3.4 整合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品牌第62页
        5.3.5 提升旅游形象,联合打造旅游品牌第62-6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6.1 主要结论第64-65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RS/GIS和SWAT模型的南流江流域分布式水沙耦合模拟研究
下一篇:海岛型城市应对气象灾害的城市脆弱性评价分析与对策建议--以厦门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