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4页 |
1.1.1 纳米ZnO的性质与应用 | 第9-10页 |
1.1.2 纳米ZnO的环境归趋 | 第10-12页 |
1.1.3 纳米ZnO的环境风险 | 第12-14页 |
1.2 反硝化同时产甲烷(SDM)工艺 | 第14-18页 |
1.3 纳米ZnO对污水处理系统影响研究 | 第18-22页 |
1.3.1 纳米ZnO对污水中碳去除的影响 | 第19页 |
1.3.2 纳米ZnO对污水中氮去除的影响 | 第19-20页 |
1.3.3 纳米ZnO对产甲烷的影响 | 第20-22页 |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2-25页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2-23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纳米ZnO对单一厌氧体系抑制作用的数学模拟 | 第25-42页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5-29页 |
2.1.1 纳米ZnO悬浮液的制备 | 第25-26页 |
2.1.2 实验污泥 | 第26页 |
2.1.3 间歇实验 | 第26-27页 |
2.1.4 扫描电镜样品处理 | 第27-28页 |
2.1.5 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2.2 纳米ZnO离子释放模型 | 第29-30页 |
2.3 纳米ZnO对甲烷化颗粒污泥影响的数学模拟 | 第30-31页 |
2.4 结果和讨论 | 第31-41页 |
2.4.1 纳米ZnO的表征 | 第31-33页 |
2.4.2 纳米ZnO离子释放模型的模拟 | 第33-35页 |
2.4.3 ADM1相关模型的灵敏度分析 | 第35-36页 |
2.4.4 ADM1相关模型的模拟 | 第36-40页 |
2.4.5 厌氧颗粒污泥的电镜分析 | 第40-4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纳米ZnO对SDM体系抑制作用的数学模拟 | 第42-51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4页 |
3.1.1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3.1.2 分析方法 | 第43页 |
3.1.3 SDM扩展模型 | 第43-44页 |
3.2 结果和讨论 | 第44-50页 |
3.2.1 参数估计 | 第44-47页 |
3.2.2 NO_3~--N、NO_2~--N及N_2累积产量的模拟 | 第47-48页 |
3.2.3 纳米ZnO对SDM体系的数学模拟 | 第48-5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纳米ZnO对SDM体系的长期影响 | 第51-66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5页 |
4.1.1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4.1.2 分析方法 | 第52-55页 |
4.2 结果和讨论 | 第55-65页 |
4.2.1 纳米ZnO对UASB反应器运行的影响机制 | 第55-58页 |
4.2.2 纳米ZnO在UASB反应器中的迁移过程 | 第58-59页 |
4.2.3 LB-EPS和TB-EPS的化学组成 | 第59-61页 |
4.2.4 FTIR光谱分析 | 第61-63页 |
4.2.5 三维荧光分析 | 第63-6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结论 | 第66-67页 |
5.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