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幼儿期刊的主题故事研究--以《幼儿画报》和《嘟嘟熊画报》为例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绪论 | 第9-15页 | 
| 0.1 选题原因及意义 | 第9-10页 | 
| 0.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 0.3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0.3.1 关于幼儿期刊的研究 | 第11-12页 | 
| 0.3.2 其他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 0.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5页 | 
| 0.4.1 研究内容与样本选取 | 第13页 | 
| 0.4.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1 主题故事概述 | 第15-18页 | 
| 1.1 主题人物的重要地位 | 第15页 | 
| 1.2 读者对象的特殊性 | 第15-16页 | 
| 1.3 主题故事的特点 | 第16-18页 | 
| 2 主题人物设置分析 | 第18-23页 | 
| 2.1 主题人物视觉形象分析 | 第18-20页 | 
| 2.1.1 主题人物的视觉形象 | 第18-20页 | 
| 2.1.2 其他主要出场人物的视觉形象 | 第20页 | 
| 2.2 主题人物角色设置分析 | 第20-22页 | 
| 2.3 主题人物内容所占比例及作用 | 第22-23页 | 
| 3 主题故事的表现方式分析 | 第23-37页 | 
| 3.1 主题分析 | 第23-27页 | 
| 3.1.1 主题类型 | 第23-26页 | 
| 3.1.2 主题比例 | 第26-27页 | 
| 3.2 文章篇幅 | 第27-28页 | 
| 3.3 叙事冲突设置 | 第28-30页 | 
| 3.3.1 引发冲突的人物/原因 | 第28-29页 | 
| 3.3.2 解决冲突的人物/方法 | 第29-30页 | 
| 3.3.3 主题人物在其中的作用 | 第30页 | 
| 3.4 主题故事的语言 | 第30-33页 | 
| 3.4.1 主题故事语言的诗歌化 | 第30-31页 | 
| 3.4.2 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 | 第31-32页 | 
| 3.4.3 语言难易程度 | 第32-33页 | 
| 3.5 主题故事的编辑方式 | 第33-37页 | 
| 3.5.1 主题故事图文关系 | 第33-36页 | 
| 3.5.2 辅助性编辑工具 | 第36-37页 | 
| 4 主题故事教育理念的传播路径 | 第37-40页 | 
| 4.1“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 | 第37-38页 | 
| 4.2 精心设置主题故事内容 | 第38页 | 
| 4.3 多手段塑造主题人物形象 | 第38-40页 | 
| 5 总结 | 第40-43页 | 
| 5.1 主题故事设置上的优点与不足 | 第40-42页 | 
| 5.1.1 主题故事设置的优点 | 第40-41页 | 
| 5.1.2 不足与改进建议 | 第41-42页 | 
| 5.2 本论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42-43页 |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