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一) 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二) 关于上海政府信息公开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 关于“中国上海”网站和“上海发布”微博微信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 观察法 | 第13页 |
(二) 文献研究 | 第13页 |
(三) 比较分析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政府信息公开和新媒体相关概念 | 第14-18页 |
一、政府信息公开相关概念 | 第14-16页 |
(一) 政府信息公开的定义 | 第14页 |
(二) 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要素 | 第14-15页 |
(三) 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 | 第15-16页 |
二、新媒体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一) 新媒体的含义 | 第16-17页 |
(二) 新媒体的特点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政府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一、人民主权理论 | 第18页 |
二、知情权理论 | 第18-19页 |
三、新公共服务、流程再造及扁平化组织等 | 第19-20页 |
第四章 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传统媒介历史演变和分析 | 第20-26页 |
一、传统媒介历史演变 | 第20-24页 |
1、《上海市人民政府公报》 | 第20-21页 |
2、新闻发言人制度 | 第21页 |
3、公共查阅点 | 第21-24页 |
二、传统媒介受新媒体环境影响的分析 | 第24-26页 |
第五章 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新媒体介质现状与案例分析 | 第26-37页 |
一、“中国上海”门户网站 | 第26-30页 |
(一) 网站概况 | 第26页 |
(二) 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建设 | 第26-27页 |
(三) 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及规范 | 第27-28页 |
(四) 网站运营工作制度 | 第28-29页 |
(五) 网站人才管理机制 | 第29-30页 |
二、“上海发布”官方微博 | 第30-32页 |
(一) 微博概况 | 第30页 |
(二) 微博信息公开栏目及内容情况 | 第30-32页 |
(三) 微博运营团队及工作机制 | 第32页 |
三、“上海发布”官方微信 | 第32-34页 |
(一) 信息分类细、涵盖广、层次鲜明 | 第33页 |
(二) 常态化管理和突发性应急相结合 | 第33-34页 |
(三) 抓住新媒体特点,主动进行议程设置 | 第34页 |
四、新媒体介质信息检索案例分析 | 第34-37页 |
案例一:查找《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全文 | 第34-36页 |
案例二:查找“廉租房申请办法” | 第36-37页 |
第六章 三大平台信息公开内容、检索方式和管理机制的比较与分析 | 第37-41页 |
一、信息公开内容比较 | 第37页 |
二、信息检索方式比较 | 第37-39页 |
三、运行管理机制比较 | 第39-41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建议 | 第41-46页 |
一、新媒体环境下对政府信息公开理论基础在具体实践中的思考 | 第41页 |
二、新媒体环境下三个平台在政府信息公开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41-44页 |
(一) “中国上海”门户网站信息查询有待优化 | 第41-43页 |
(二) “上海发布”官方微博功能定位有待调整 | 第43页 |
(三) “上海发布”官方微信数据库有待扩充 | 第43-44页 |
(四) 三个平台后台管理体制有待融合 | 第44页 |
三、新媒体环境下对三个平台未来发展的具体建议 | 第44-46页 |
(一) 门户网站需完善用户体验 | 第44页 |
(二) 官方微博需调整功能定位 | 第44-45页 |
(三) 官方微信需扩充数据库资源 | 第45页 |
(四) 三个平台需实现资源共享 | 第45-46页 |
第八章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