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及利用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31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6页 |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6-27页 |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27-29页 |
| 1.5 研究的创新说明 | 第29-31页 |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31-38页 |
| 2.1 经济波动与周期理论 | 第31-32页 |
| 2.2 价格传导理论 | 第32-33页 |
| 2.3 大国效应理论 | 第33-35页 |
| 2.4 市场势力相关理论 | 第35-38页 |
| 第三章 世界粮食市场产需波动及平衡分析 | 第38-61页 |
| 3.1 世界粮食产需及贸易现状 | 第38-47页 |
| 3.2 世界粮食产需及贸易波动 | 第47-53页 |
| 3.3 世界粮食产需平衡分析 | 第53-59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四章 国际粮食价格波动成因分析 | 第61-85页 |
| 4.1 国际粮价波动现状 | 第61-67页 |
| 4.2 国际粮价波动影响因素 | 第67-75页 |
| 4.3 国际粮价波动成因实证分析 | 第75-84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 第五章 国际粮食价格波动传导分析 | 第85-101页 |
| 5.1 国际粮食市场品种间价格波动的传导 | 第85-92页 |
| 5.2 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 | 第92-100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 第六章 国际粮食市场可供性分析 | 第101-113页 |
| 6.1 世界粮源的时点可供性分析 | 第101-104页 |
| 6.2 世界粮源的总量可供性分析 | 第104-108页 |
| 6.3 世界粮食贸易角度的可供性分析 | 第108-111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 第七章 中国粮食贸易的大国效应 | 第113-131页 |
| 7.1 中国粮食贸易现状 | 第113-117页 |
| 7.2 大国效应的概念 | 第117-118页 |
| 7.3 中国粮食进口量与国际粮食价格变化 | 第118-120页 |
| 7.4 中国粮食进口大国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120-129页 |
| 7.5 本章小结 | 第129-131页 |
| 第八章 中国粮食贸易的市场势力—以大豆为例 | 第131-147页 |
| 8.1 大豆的贸易结构 | 第131-133页 |
| 8.2 我国大豆进口市场势力分析 | 第133-137页 |
| 8.3 主要大豆出口国的出口市场势力分析 | 第137-143页 |
| 8.4 大豆市场势力对我国玉米进口的启示 | 第143-145页 |
| 8.5 本章小结 | 第145-147页 |
| 第九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147-153页 |
| 9.1 主要结论 | 第147-150页 |
| 9.2 政策建议 | 第150-152页 |
|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52-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3-162页 |
| 附录 | 第162-169页 |
| 致谢 | 第169-171页 |
| 个人简历 | 第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