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退休返聘人员的权利保护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引言 | 第7-12页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一)国内研究 | 第8-9页 |
(二)国外研究 | 第9-10页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0-12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二)创新点 | 第10-12页 |
第一章 退休返聘人员权利保护的理论分析 | 第12-20页 |
一、相关概念 | 第12-14页 |
(一)退休 | 第12-13页 |
(二)退休返聘 | 第13-14页 |
二、退休返聘的成因 | 第14-17页 |
(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 | 第14-15页 |
(二)用人单位的需要 | 第15-16页 |
(三)退休人员的的需要 | 第16页 |
(四)女性退休年龄偏低 | 第16-17页 |
三、退休返聘人员权利保护的必要性 | 第17-20页 |
(一)是完善退休返聘相关制度的必经途径 | 第17-18页 |
(二)是贯彻就业平等、不歧视原则的重要体现 | 第18页 |
(三)是捍卫国际人权的权利基准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国内退休返聘人员的权利保护的现状和缺陷 | 第20-28页 |
一、权利保护的立法现状 | 第20-22页 |
(一)中央立法现状 | 第20-21页 |
(二)地方立法现状 | 第21-22页 |
二、退休返聘人员保护存在的缺陷 | 第22-28页 |
(一)劳动者工作身份的认定 | 第22-24页 |
(二)劳动者工伤问题的解决 | 第24-25页 |
(三)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保护 | 第25-26页 |
(四) 劳动者养老保险问题 | 第26-28页 |
第三章 退休返聘人员权利保护的比较考察 | 第28-31页 |
一、典型的国家退休返聘制度的介绍 | 第28-30页 |
(一)美国的退休返聘 | 第28-29页 |
(二)英国的退休返聘 | 第29页 |
(三)日本的退休返聘 | 第29-30页 |
二、笔者的简析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完善退休返聘人员权利保护的建议 | 第31-42页 |
一、明确退休返聘者的劳动者身份 | 第31-32页 |
(一)劳动者定义 | 第31-32页 |
(二)退休不影响劳动关系的确立 | 第32页 |
二、扩大工伤保险的范围 | 第32-34页 |
(一)现行立法中工伤保险保障的对象 | 第32-33页 |
(二)创设退休职工再就业的工伤保障制度 | 第33-34页 |
三、健全退休返聘人员工资报酬权保护制度 | 第34-37页 |
(一)完善同工同酬制度 | 第34-35页 |
(二)明确年龄歧视的救济与惩罚措施 | 第35-37页 |
四、完善我国退休制度的配套措施 | 第37-42页 |
(一)适当推迟退休年龄 | 第37-39页 |
(二)建立弹性退休制度 | 第39-42页 |
第五章、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