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2页 |
1 抑郁倾向 | 第10-12页 |
1.1 抑郁倾向的定义 | 第10-11页 |
1.2 大学生抑郁倾向研究 | 第11-12页 |
2 抑郁症 | 第12-18页 |
2.1 抑郁症的定义 | 第12页 |
2.2 抑郁症认知受损 | 第12-13页 |
2.3 抑郁症的表情识别 | 第13-18页 |
3 微表情 | 第18-22页 |
3.1 微表情的定义 | 第18-19页 |
3.2 生态化微表情范式的产生及定义 | 第19-20页 |
3.3 微表情识别的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3.4 微表情的临床研究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研究框架 | 第22-25页 |
1 研究背景和起源 | 第22页 |
2 研究总假设 | 第22-23页 |
3 研究总设计 | 第23页 |
4 研究创新及意义 | 第23-25页 |
4.1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3页 |
4.2 研究意义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第25-51页 |
1 研究一有抑郁倾向者与正常人的生态化微表情识别特点及差异 | 第25-37页 |
1.1 研究假设 | 第25页 |
1.2 研究被试筛选和配对 | 第25页 |
1.3 研究材料 | 第25-26页 |
1.4 问卷 | 第26页 |
1.5 研究设计及过程 | 第26-27页 |
1.6 研究结果 | 第27-36页 |
1.7 讨论 | 第36-37页 |
1.8 结论 | 第37页 |
2 研究二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生态化微表情识别特点及差异 | 第37-51页 |
2.1 研究假设 | 第37-38页 |
2.2 研究被试的筛选和匹配 | 第38页 |
2.3 研究设计及过程 | 第38-39页 |
2.4 研究结果 | 第39-47页 |
2.5 讨论 | 第47-50页 |
2.6 结论 | 第50-51页 |
第四章 总讨论与总结论 | 第51-55页 |
1 总讨论 | 第51-54页 |
1.1 区分抑郁倾向和抑郁症新客观性指标初探 | 第51-52页 |
1.2 悲伤笼罩下的抑郁症不仅仅是缺乏积极 | 第52-53页 |
1.3 生态化微表情识别中开心微表情优势效应 | 第53-54页 |
2 总结论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8页 |
附录 | 第68-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0-71页 |
后记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