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贷普惠的两面性分析--以拍拍贷为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来源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6-17页 |
第2章 P2P网贷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第17-22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1 普惠金融 | 第17页 |
2.1.2 P2P网贷 | 第17-18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8-22页 |
2.2.1 信息不对称 | 第18-19页 |
2.2.2 羊群效应 | 第19-20页 |
2.2.3 金融排斥理论 | 第20-22页 |
第3章 P2P网贷的普惠性 | 第22-27页 |
3.1 中国的金融排斥问题 | 第22页 |
3.2 P2P网贷缓解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 第22-25页 |
3.3 P2P网贷使金融服务的生产线前移 | 第25-27页 |
第4章 P2P网贷普惠的局限性 | 第27-40页 |
4.1 数据来源及统计特征 | 第27-29页 |
4.1.1 数据来源 | 第27页 |
4.1.2 统计特征 | 第27-29页 |
4.2 计量模型和变量选择 | 第29-31页 |
4.2.1 计量模型 | 第29-30页 |
4.2.2 变量选择 | 第30-31页 |
4.3 相关假设与实证分析 | 第31-40页 |
4.3.1 相关假设 | 第31-32页 |
4.3.2 实证分析 | 第32-40页 |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0-44页 |
5.1 结论 | 第40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0-44页 |
5.2.1 针对网贷平台方面的建议 | 第40-42页 |
5.2.2 针对借款人方面的建议 | 第42页 |
5.2.3 针对投资人方面的建议 | 第42-43页 |
5.2.4 针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建议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