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

唐君毅人文精神论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9-13页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0-12页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2页
    四、课题的创新点第12-13页
第1章 唐君毅人文精神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第13-17页
    1.1 唐君毅人文精神论产生的时代背景第13-14页
    1.2 唐君毅人文精神论产生的思想渊源第14-17页
        1.2.1 唐君毅个人的成长成学经历第14-16页
        1.2.2 现代新儒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第16-17页
第2章 唐君毅论中西人文精神的比较第17-27页
    2.1 唐君毅论人文精神的内涵第17-18页
    2.2 唐君毅论西方人文精神第18-20页
        2.2.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18-19页
        2.2.2 西方人文精神的精髓第19-20页
    2.3 唐君毅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第20-24页
        2.3.1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21-23页
        2.3.2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价值第23-24页
    2.4 唐君毅论中西文化精神的比较第24-27页
        2.4.1 文化来源不同第24页
        2.4.2 文化内容不同第24-25页
        2.4.3 文化精神特征不同第25页
        2.4.4 文化价值趋向不同第25-27页
第3章 唐君毅论中国人文精神的重建第27-35页
    3.1 中国人文精神重建的必要性第27-28页
    3.2 中国人文精神重建的基本态度第28-30页
        3.2.1 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第28-29页
        3.2.2 平视西方文化精神第29-30页
    3.3 中国人文精神重建的方法第30-35页
        3.3.1 建立道德自我第30-31页
        3.3.2 建立客观化的文化理想第31-32页
        3.3.3 借鉴西方文化的大本大原第32-33页
        3.3.4 重建中国社会文化精神与纯粹文化精神第33-35页
第4章 唐君毅人文精神论对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启示第35-39页
    4.1 中国当代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第35-36页
        4.1.1 文化进步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第35-36页
        4.1.2 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建设的挑战第36页
    4.2 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方式第36-39页
        4.2.1 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第36-37页
        4.2.2 重视人文教育第37-38页
        4.2.3 坚持兼容包并的思想第38-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致谢第42-4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某些图在小亏格曲面上的嵌入研究
下一篇:JPEG图像篡改盲取证技术及相关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