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7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 | 第17-27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一、留守儿童 | 第17页 |
二、人文关怀 | 第17-19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第19-27页 |
一、亲子教育理论 | 第19-21页 |
二、儿童人格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第22-25页 |
四、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理论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农村留守儿童人文关怀缺失的具体表现 | 第27-35页 |
第一节 父母和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缺失 | 第28-32页 |
一、亲子沟通不畅 | 第28-30页 |
二、联系方式缺乏多样性 | 第30-31页 |
三、心理问题频发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学校教育存在的缺陷 | 第32-33页 |
一、教育观念落后 | 第32-33页 |
二、学校师资力量不足 | 第33页 |
第三节 社会对留守儿童造成误解 | 第33-35页 |
一、群众对留守儿童欠缺了解 | 第33-34页 |
二、媒体对留守儿童的负面报导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农村留守儿童人文关怀缺失的成因分析 | 第35-42页 |
第一节 家庭结构不完整 | 第35-38页 |
一、父亲教育缺位 | 第35页 |
二、隔代教育易产生两种极端 | 第35-36页 |
三、不完整的家庭无法构建完整的文化环境 | 第36-37页 |
四、打骂教育演变成家庭暴力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学校教育管理不完善 | 第38-39页 |
一、学校本身的局限性 | 第38页 |
二、缺乏实际的心理辅导教育 | 第38-39页 |
三、安全责任的划分使受到阻碍 | 第39页 |
第三节 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依旧太少 | 第39-42页 |
一、现有政府政策落实不到位 | 第39-40页 |
二、城乡公共资源不均等 | 第40页 |
三、缺乏相关的政府管理体系 | 第40-41页 |
四、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政府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人文关怀缺失问题的对策 | 第42-52页 |
第一节 政府必须引导民众重视家庭教育 | 第42-44页 |
一、普及家长学校,传授新型家庭教育理念 | 第42-43页 |
二、引导家长正确提升孩子的物质生活水平 | 第43页 |
三、开展宣传教育,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 第43-44页 |
第二节 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 | 第44-48页 |
一、提高教师各方面水平 | 第44-45页 |
二、加强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 | 第45页 |
三、增强学校归属感,建立亲情学校 | 第45-46页 |
四、以学校为中心加强父母和孩子的交流 | 第46页 |
五、开设第三课堂丰富留守儿童课余生活 | 第46-47页 |
六、确切落实开设心理咨询教室 | 第47-48页 |
第三节 政府需加大对留守儿童人文关怀的政策倾斜 | 第48-51页 |
一、政策制定必须与时俱进 | 第48页 |
二、对媒体宣传进行正确引导,加强留守儿童正面宣传 | 第48-49页 |
三、加大农村投入力度 | 第49页 |
四、建立留守儿童管理体系 | 第49-50页 |
五、充分发挥基层机关的组织宣传作用 | 第50页 |
六、完备相关法律法规 | 第50-51页 |
第四节 依托社会,全方位的关爱留守儿童 | 第51-52页 |
一、建立长期稳定的留守儿童服务站 | 第51页 |
二、创建社区文化氛围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