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的中西医诊治文献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10-11页 |
一、脓毒症的现代医学研究概述 | 第11-36页 |
1 脓毒症的相关概念定义 | 第11-13页 |
1.1 感染 | 第11页 |
1.2 菌血症 | 第11页 |
1.3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 第11-12页 |
1.4 脓毒症 | 第12页 |
1.5 严重脓毒症 | 第12页 |
1.6 脓毒性休克 | 第12-13页 |
2 流行病学 | 第13-14页 |
3 病理生理机制 | 第14-18页 |
3.1 细菌感染的基础 | 第14-15页 |
3.2 多重耐药菌与脓毒症 | 第15-16页 |
3.3 发病机制 | 第16-18页 |
4 诊断现状 | 第18-20页 |
4.1 脓毒症诊断标准及变化 | 第18-19页 |
4.2 脓毒症相关的实验室诊断 | 第19-20页 |
5 治疗措施 | 第20-25页 |
5.1 治疗措施现状 | 第20-24页 |
5.2 新的治疗方法 | 第24-25页 |
6 结局与预后 | 第25页 |
7 总结与讨论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6页 |
二、中医对脓毒症认识研究概述 | 第36-44页 |
1 中医对脓毒症病因病机认识 | 第36-37页 |
2 脓毒症中医辨证体系认识 | 第37-38页 |
2.1 “三证三法” | 第37页 |
2.2 六经和卫气营血辨证 | 第37-38页 |
2.3 虚实辨证 | 第38页 |
3 中医药治疗脓毒症现状 | 第38-41页 |
3.1 清热解毒法 | 第38-39页 |
3.2 活血化瘀法 | 第39页 |
3.3 扶正固本法 | 第39-40页 |
3.4 通腑降浊法 | 第40页 |
3.5 从“伤寒”、“温病”等病证论治 | 第40-41页 |
4 中医预防与调护 | 第41页 |
5 总结与讨论 | 第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三、不足与展望 | 第44-46页 |
1 探索脓毒症预警确诊指标 | 第44页 |
2 脓毒症防治的研究 | 第44-45页 |
3 关注脓毒症康复治疗 | 第45页 |
4 多重耐药菌与脓毒症结合研究 | 第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附录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个人简介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