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蠕变损伤断裂的相关理论 | 第10-15页 |
1.2.1 蠕变损伤力学理论及损伤模型 | 第10-13页 |
1.2.2 蠕变裂纹起裂及扩展 | 第13页 |
1.2.3 缺口蠕变损伤和断裂行为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5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C(T)试样缺口半径对蠕变裂纹起裂和扩展行为的影响 | 第16-30页 |
2.1 引言 | 第16-17页 |
2.2 有限元计算方法 | 第17-19页 |
2.2.1 材料 | 第17-18页 |
2.2.2 试样几何和有限元模型 | 第18-19页 |
2.2.3 蠕变损伤模型 | 第19页 |
2.3 结果和讨论 | 第19-28页 |
2.3.1 缺口尖锐度对Cr-Mo-V钢蠕变裂纹起裂和扩展行为的影响 | 第19-25页 |
2.3.2 缺口尖锐度对低蠕变延性材料的蠕变裂纹起裂和扩展行为的影响 | 第25-28页 |
2.4 结论 | 第28-30页 |
第3章 V形缺口几何对圆棒试样蠕变裂纹起裂和断裂寿命的影响及机理 | 第30-42页 |
3.1 引言 | 第30-31页 |
3.2 有限元计算方法 | 第31-32页 |
3.2.1 材料 | 第31页 |
3.2.2 试样几何和有限元模型 | 第31-32页 |
3.2.3 蠕变损伤模型 | 第32页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32-40页 |
3.3.1 V形缺口根半径对圆棒试样蠕变裂纹起裂和断裂寿命的影响 | 第32-35页 |
3.3.2 V形缺口的深度对蠕变断裂行为的影响 | 第35-38页 |
3.3.3 V形缺口角度对蠕变裂纹起裂时间和蠕变断裂寿命的影响 | 第38-40页 |
3.4 结论 | 第40-42页 |
第4章 材料蠕变延性和缺口拘束对圆棒试样蠕变断裂行为的影响 | 第42-56页 |
4.1 引言 | 第42-43页 |
4.2 有限元计算方法 | 第43-44页 |
4.2.1 材料 | 第43页 |
4.2.2 有限元模型 | 第43-44页 |
4.2.3 蠕变损伤模型 | 第44页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44-54页 |
4.3.1 不同应力水平下蠕变延性材料缺口圆棒试样的蠕变断裂行为 | 第44-50页 |
4.3.2 不同应力水平下蠕变脆性材料缺口试样的蠕变断裂行为 | 第50-54页 |
4.4 结论 | 第54-56页 |
第5章 缺口位置及载荷水平对P92钢焊接接头圆棒试样蠕变损伤和断裂行为的影响 | 第56-68页 |
5.1 引言 | 第56-57页 |
5.2 有限元模型 | 第57页 |
5.3 焊接接头中各区域材料性质及蠕变本构方程 | 第57-58页 |
5.4 有限元模拟结果及讨论 | 第58-67页 |
5.4.1 材料拘束对P92钢焊接接头光滑圆棒试样蠕变损伤和断裂行为的影响 | 第58-61页 |
5.4.2 材料拘束和几何拘束的耦合作用对焊缝缺口试样蠕变损伤和断裂行为的影响 | 第61-63页 |
5.4.3 不同缺口位置对P92焊接接头蠕变断裂寿命的影响 | 第63-67页 |
5.5 结论 | 第67-68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8-70页 |
6.1 总结 | 第68-69页 |
6.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