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2页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其评价 | 第12-18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二)国外研究的现状 | 第16-17页 |
(三)国内外的研究评价 | 第17-18页 |
四、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8-19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五、核心概念 | 第19-20页 |
(一)社区的含义 | 第19页 |
(二)机构养老 | 第19-20页 |
(三)家庭养老 | 第20页 |
(四)社区居家养老 | 第20页 |
六、相关的理论依据 | 第20-24页 |
(一)公共产品的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20-22页 |
(二)福利多元主义 | 第22页 |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与现状 | 第24-28页 |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历程 | 第24-25页 |
(一)孕育期:1951 至1978年 | 第24页 |
(二)探索发展期:1978 至2000年 | 第24-25页 |
(三)体系建设期:2000 年至今 | 第25页 |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现状 | 第25-27页 |
三、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吴江区的调查分析 | 第28-43页 |
一、吴江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概况 | 第28-32页 |
(一)基本设施建设 | 第28-29页 |
(二)政策法规建设 | 第29-30页 |
(三)服务内容 | 第30-31页 |
(四)服务对象 | 第31页 |
(五)服务队伍建设 | 第31页 |
(六)资金保障 | 第31-32页 |
二、吴江区社区居家养老基本情况调查 | 第32-41页 |
(一)吴江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样本概况 | 第32-35页 |
(二)吴江区养老服务的现状 | 第35-37页 |
(三)吴江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37-41页 |
三、吴江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1-42页 |
(一)资金因素的影响 | 第41页 |
(二)观念认识上的制约 | 第41-42页 |
(三)政策支持不足 | 第42页 |
四、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国内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践及经验借鉴 | 第43-51页 |
一、英国的社区照顾 | 第43-44页 |
(一)英国社区照顾的主要内容 | 第43页 |
(二)英国社区照顾的特点 | 第43-44页 |
二、日本的社区养老服务 | 第44-45页 |
(一)日本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 | 第44页 |
(二)日本社区养老服务的特点 | 第44-45页 |
三、香港的社区养老服务 | 第45-46页 |
(一)香港社区照顾的内容 | 第45页 |
(二)香港社区照顾的特点 | 第45-46页 |
四、新加坡的社区养老服务 | 第46-47页 |
(一)新加坡社区养老的内容 | 第46-47页 |
(二)新加坡社区养老服务的特点 | 第47页 |
五、有益的经验及启示 | 第47-49页 |
(一)建立健全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47-48页 |
(二)养老服务的人性化和多元化 | 第48页 |
(三)政府提供养老服务的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 第48页 |
(四)注重志愿队伍建设 | 第48页 |
(五)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渠道 | 第48-49页 |
(六)注重非盈利组织的作用 | 第49页 |
六、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 | 第51-57页 |
一、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养老事业责任分担机制 | 第51-53页 |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第51页 |
(二)继续发挥家庭的基础性作用 | 第51-52页 |
(三)发挥社区在养老服务中的核心作用 | 第52-53页 |
二、建立产业化、专业化、网络化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 第53-55页 |
(一)建立起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 | 第53-54页 |
(二)走社区养老服务的专业的化发展道路 | 第54页 |
(三)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的规模化、网络化发展 | 第54-55页 |
三、鼓励公众参与,提高社区养老的社会化程度 | 第55-57页 |
(一)调动非政府组织在养老服务供给中的角色 | 第55页 |
(二)加强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