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研究--以李庄案等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2页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页
    二、文献综述第9-11页
    三、研究方法第11-12页
第一章 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的案例第12-15页
    一、钱丽新辩护人伪造证据案第12-13页
        (一)案情简介第12页
        (二)裁判结果第12页
        (三)争议问题第12-13页
    二、李庄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案第13-14页
        (一)案情简介第13页
        (二)裁判结果第13-14页
        (三)争议焦点第14页
    三、李庄辩护人妨害作证罪案第14-15页
        (一)案情简介第14页
        (二)裁判结果第14-15页
        (三)争议焦点第15页
    四、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共性问题第15页
第二章 案例涉及问题的分析第15-33页
    一、本罪的犯罪客体分析第15-17页
    二、伪造证据行为的分析第17-20页
        (一)证据的内涵第17-19页
        (二)伪造证据行为内涵第19-20页
        (三)对于案例中伪造证据行为的评判第20页
    三、帮助当事人伪造证据行为分析第20-21页
    四、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认定第21-29页
        (一)违背事实改变证言就是作伪证第21-22页
        (二)作伪证的认定标准第22-23页
        (三)证人的范围解释界限第23-24页
        (四)威胁行为的认定第24-25页
        (五)引诱行为的认定第25-29页
    五、行为犯与结果犯的区分第29-33页
        (一)从犯罪构成上的区分第29-30页
        (二)犯罪既遂标准上区分第30-33页
第三章 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合理适用的建议第33-36页
    一、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存在的合理性第33-34页
    二、科学解释构成要件是适用的法理途径第34页
    三、通过司法判例完善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适用第34-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致谢第39-40页
个人简介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氟醚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病人麻醉恢复的影响
下一篇:不同水溶性果胶和木聚糖对中华绒螯蟹(Erocheirsinensis)生长、消化生理和肠道菌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