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5页 |
1.1 钛资源储量及利用概况 | 第7-11页 |
1.1.1 钛矿资源及国内外储量概况 | 第7-9页 |
1.1.2 钛工业体系及产品概况 | 第9-11页 |
1.2 攀枝花钛矿资源概况 | 第11-12页 |
1.3 富钛料生产现状 | 第12-17页 |
1.3.1 电炉熔炼法 | 第13-14页 |
1.3.2 选择氯化法 | 第14-15页 |
1.3.3 还原锈蚀法 | 第15-16页 |
1.3.4 盐酸浸出法 | 第16-17页 |
1.4 钛精矿预处理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4.1 氧化还原热处理 | 第17-18页 |
1.4.2 机械活化 | 第18-20页 |
1.4.3 微波处理 | 第20页 |
1.5 真空冶金概况 | 第20-22页 |
1.6 攀枝花钛精矿真空碳热还原实验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1.7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23-25页 |
1.7.1 课题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1.7.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实验过程及方法 | 第25-35页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25-28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5-26页 |
2.1.2 实验主要设备 | 第26-28页 |
2.2 实验方案及流程 | 第28-31页 |
2.2.1 粒度对攀枝花真空碳热还原的影响实验方案及流程 | 第28-30页 |
2.2.2 预还原对攀枝花钛精矿真空碳热还原的影响实验方案及流程 | 第30-31页 |
2.3 实验表征方法 | 第31-35页 |
2.3.1 失重率 | 第31-32页 |
2.3.2 铁的金属化率 | 第32-33页 |
2.3.3 残碳率 | 第33页 |
2.3.4 压强与温度的关系 | 第33-35页 |
第三章 粒度对攀枝花真空碳热还原的影响 | 第35-41页 |
3.1 钛精矿粒度分布 | 第35页 |
3.2 不同钛精矿粒度真空碳热还原过程温度与压强关系 | 第35-36页 |
3.3 钛精矿粒度与失重率和铁的金属化率关系 | 第36-38页 |
3.4 真空碳热还原试样矿相 | 第38-39页 |
3.5 真空碳热还原试样物相变化 | 第39-40页 |
3.6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预还原对攀枝花钛精矿真空碳热还原的影响 | 第41-53页 |
4.1 预还原结果讨论分析 | 第41-45页 |
4.1.1 失重率 | 第41页 |
4.1.2 含碳量与残碳率 | 第41-42页 |
4.1.3 铁的金属化率 | 第42-43页 |
4.1.4 预还原矿相 | 第43-44页 |
4.1.5 预还原试样物相 | 第44-45页 |
4.2 真空处理预还原试样结果讨论分析 | 第45-52页 |
4.2.1 失重率 | 第45页 |
4.2.2 真空处理过程中压强与温度关系 | 第45-47页 |
4.2.3 真空处理预还原试样矿相图 | 第47-48页 |
4.2.4 真空处理试样XRD物相图 | 第48-49页 |
4.2.5 冷凝物SEM-EDS分析 | 第49-52页 |
4.3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真空碳热还原的动力学研究 | 第53-60页 |
5.1 冶金反应过程动力学一般问题 | 第53-54页 |
5.2 真空碳热还原钛精矿实验数据及处理方法 | 第54-55页 |
5.3 真空碳热还原钛精矿动力学计算 | 第55-59页 |
5.4 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附录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