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与“诗”之间--论于坚的散文创作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绪论 | 第7-15页 |
第一章 诗与散文间相互找寻 | 第15-27页 |
第一节 “新散文”概述 | 第15-20页 |
一、“新散文”概念及特征 | 第15-17页 |
二、诗人们的“新散文家”身份 | 第17-19页 |
三、于坚的“新散文”创作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破界”的散文创作 | 第20-24页 |
一、“灵魂深处闹革命” | 第21-22页 |
二、“试验书写”的试水 | 第22-24页 |
第三节 “在路上”的“新散文” | 第24-27页 |
一、旅途中的风景 | 第24-25页 |
二、“诗意的漫游”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散文中的诗学表达 | 第27-42页 |
第一节 于坚散文中的诗学理念 | 第27-32页 |
一、以散文为载体的诗学书写 | 第27-28页 |
二、于坚的诗歌主张 | 第28-30页 |
三、诗与散文间的相互书写 | 第30-32页 |
第二节 于坚散文的“诗歌化”特征 | 第32-37页 |
一、“道法自然”的诗性洞察 | 第32-34页 |
二、“口语化”的语言策略 | 第34-35页 |
三、“随意而发”的书写形式 | 第35-37页 |
第三节 于坚散文的书写语境 | 第37-42页 |
一、身心的另类境遇 | 第37-39页 |
二、民间的写作立场 | 第39-42页 |
第三章 于坚的生态写作及其审美指向 | 第42-57页 |
第一节 迷失与寻找:走向生态写作 | 第43-46页 |
一、故乡的丧失 | 第44-45页 |
二、灵魂的流浪 | 第45-46页 |
第二节 于坚散文的生态视野 | 第46-51页 |
一、我观自然与自然观我 | 第47-48页 |
二、唤醒“沉默的客体” | 第48-49页 |
三、天人相谐,大美至尊 | 第49-51页 |
第三节 于坚散文的审美指向 | 第51-57页 |
一、意象的解构与重建 | 第51-53页 |
二、情节的虚构与情感的真实 | 第53-54页 |
三、地域性的史诗营构 | 第54-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