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一、绪论第7-14页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第7-9页
        1. 选题背景第7-8页
        2. 选题意义第8-9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研究方法第12-14页
二、“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分析第14-24页
    (一)“互联网+”的理论分析第14-18页
        1.“互联网+”的界定第14-15页
        2.“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第15-16页
        3.“互联网+”的类型第16-17页
        4.“互联网+”的特点第17-18页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及特点第18-20页
    (三)“互联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第20-24页
        1.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第20页
        2. 延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性第20-21页
        3.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第21-22页
        4.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第22-24页
三、“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第24-29页
    (一)优化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环境第24-25页
    (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第25页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第25-26页
    (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式第26-27页
    (五)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第27-29页
四、“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第29-32页
    (一)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观第29页
    (二)弱化学校教育的权威第29-30页
    (三)虚拟空间产生心理危机第30页
    (四)教育环境日趋复杂化第30-32页
五、“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升第32-40页
    (一)树立“生活教育”的理念第32-33页
    (二)完善大学生的现实社会交往第33-34页
        1. 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第33页
        2. 社会交往形态的转变第33-34页
    (三)建立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第34-36页
        1.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终端平台第35页
        2. 加强心理咨询网站建设第35-36页
    (四)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第36-37页
    (五)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第37-40页
        1. 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第38页
        2. 培养专业的新媒体技能第38-40页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2页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2-43页
后记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阳离子酞菁/碳基复合材料的构筑及电化学传感性能研究
下一篇:超声强化电活化过硫酸盐去除水中抗生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