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41页 |
1.1 前言 | 第15页 |
1.2 碳硼烷简介 | 第15-18页 |
1.2.1 碳硼烷的合成及其结构和性质 | 第15-17页 |
1.2.2 碳硼烷的应用 | 第17-18页 |
1.3 氟硅聚合物的合成 | 第18-24页 |
1.3.1 缩合聚合法合成氟硅聚合物 | 第19-20页 |
1.3.2 开环聚合法合成氟硅聚合物 | 第20-21页 |
1.3.3 侧基改性制备氟硅聚合物 | 第21-24页 |
1.4 碳硼烷氟硅聚合物的合成与热性能 | 第24-38页 |
1.4.1 主链型碳硼烷氟硅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 第24-30页 |
1.4.2 侧链型碳硼烷氟硅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 第30-38页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38-40页 |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40-41页 |
1.6.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40页 |
1.6.2 研究的内容 | 第40-41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41-45页 |
2.1 实验原料及实验仪器 | 第41-42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41-42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42页 |
2.2 实验准备 | 第42-43页 |
2.2.1 无氧无水操作 | 第42-43页 |
2.2.2 溶剂的除水 | 第43页 |
2.3 表征方法 | 第43-45页 |
2.3.1 红外光谱 | 第43页 |
2.3.2 核磁共振波谱 | 第43页 |
2.3.3 相对分子量及其分布 | 第43页 |
2.3.4 差示扫描量热 | 第43页 |
2.3.5 热失重 | 第43-45页 |
第三章 含碳硼烷的七甲基环四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 | 第45-61页 |
3.1 1-(4-丙烯氧基苯基)-m-碳硼烷的合成与表征 | 第46-50页 |
3.1.1 1-(4-丙烯氧基苯基)-m-碳硼烷的合成路线 | 第46页 |
3.1.2 实验步骤 | 第46-47页 |
3.1.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0页 |
3.2 1-(4-七甲基环四硅烷丙氧基苯基)-m-碳硼烷的合成与表征 | 第50-57页 |
3.2.1 1-(4-七甲基环四硅烷丙氧基苯基)-m-碳硼烷的合成路线 | 第50-51页 |
3.2.2 实验步骤 | 第51页 |
3.2.3 结果与讨论 | 第51-57页 |
3.3 1-(3-七甲基环四硅氧烷丙基)-o-碳硼烷的合成与表征 | 第57-59页 |
3.3.1 1-(3-七甲基环四硅氧烷丙基)-o-碳硼烷的合成路线 | 第57-58页 |
3.3.2 实验步骤 | 第58页 |
3.3.3 结果与讨论 | 第58-5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侧链型碳硼烷氟硅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61-79页 |
4.1 侧链型碳硼烷硅氧烷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61-69页 |
4.1.1 侧链型碳硼烷硅氧烷聚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61-62页 |
4.1.2 实验步骤 | 第62-63页 |
4.1.3 结果与讨论 | 第63-69页 |
4.2 侧链型碳硼烷氟硅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69-74页 |
4.2.1 侧链型碳硼烷氟硅聚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69-70页 |
4.2.2 实验步骤 | 第70-71页 |
4.2.3 结果与讨论 | 第71-74页 |
4.3 氟硅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74-77页 |
4.3.1 合成路线 | 第75页 |
4.3.2 实验步骤 | 第75-76页 |
4.3.3 结果与讨论 | 第76-7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五章 侧链型碳硼烷氟硅聚合物的热性能研究 | 第79-85页 |
5.1 聚合物热性能分析 | 第79-84页 |
5.1.1 含氟量对氟硅聚合物热失重的影响 | 第79-80页 |
5.1.2 侧链引入碳硼烷对侧链型碳硼烷硅氧烷聚合物热失重的影响 | 第80-82页 |
5.1.3 侧链引入碳硼烷对侧链型碳硼烷氟硅聚合物热失重的影响 | 第82-84页 |
5.2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5-97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97-99页 |
附件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