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引言第13-17页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现状概况第17-25页
    1.1 大学生就业概况第17-18页
    1.2. 大学生就业及其特点第18-19页
        1.2.1 大学生群体的特点第18页
        1.2.2 大学生就业的特点第18-19页
    1.3 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第19-25页
        1.3.1 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供需失衡第19-23页
        1.3.2 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造成“不就业”和二次失业第23页
        1.3.3 教育过度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心态失衡第23-25页
第二章 大学生未充分就业负面效应分析第25-30页
    2.1 人力资源严重浪费第25-26页
        2.1.1 人力资源疏导不畅,形成劳动力市场“分割”局势第25-26页
        2.1.2 人力资源价值流失,社会价值严重受损第26页
    2.2 教育可持续发展受阻第26-27页
        2.2.1 “读书无用”论盛行第26-27页
        2.2.2 人才积压造成教育困境第27页
    2.3 增加家庭经济负担、诱发新一轮道德失范第27-28页
        2.3.1 “毕业即失业”增加家庭经济负担、面临信誉危机第27页
        2.3.2 冲击公众的教育投资心理,诱发新一轮道德失范第27-28页
    2.4 增加社会不安因素,影响稳定和谐第28-30页
        2.4.1 求职受挫、待遇失衡质疑个人价值第28-29页
        2.4.2 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第29-30页
第三章 当前大学生未充分就业原因分析第30-34页
    3.1 从供给角度看,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第30-31页
        3.1.1 在教育大众化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问题突显第30页
        3.1.2 大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的专业知识单一,缺乏实践第30-31页
        3.1.3 大学生就业准备不足,职业生涯概念模糊第31页
        3.1.4 就业观念存在偏差第31页
        3.1.5 择业心理问题严重第31页
    3.2 从需求角度看,就业岗位总量有限第31-32页
        3.2.1 就业岗位总量不足第31-32页
        3.2.2 就业结构偏差第32页
    3.3 从供求匹配角度看,公共就业服务不完善第32-34页
        3.3.1 公共就业服务不完善第32-33页
        3.3.2 教育供需双方信息沟通不畅第33-34页
第四章 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对策与建议第34-49页
    4.1 政府须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就业市场第34-39页
        4.1.1 建立长效促进机制第34-36页
        4.1.2 注重高等教育的规模、教学结构与经济结构协调发展第36页
        4.1.3 采取措施促进就业信息的公开、充分和透明第36-37页
        4.1.4 创造条件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公共部门就业机会第37页
        4.1.5 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第37-38页
        4.1.6 落实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制度第38页
        4.1.7 禁止用人单位设置地域限制第38-39页
    4.2 学校应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其他能力第39-44页
        4.2.1 加强大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第39页
        4.2.2 通过完善社会实践课程机制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第39-41页
        4.2.3 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第41-43页
        4.2.4 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第43-44页
    4.3 大学生需提升自身的综合就业能力第44-45页
        4.3.1 通过社会实践进行自我探索第44页
        4.3.2 通过社会实践了解职业社会第44页
        4.3.3 通过社会实践确立职业目标第44页
        4.3.4 通过社会实践提升就业的综合能力第44-45页
        4.3.5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第45页
    4.4 企业应在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发挥社会作用第45-49页
        4.4.1 优化企业产品结构,增加就业岗位第45-46页
        4.4.2 用人单位科学化招聘和管理第46-47页
        4.4.3 加强与高校合作,拓宽选人渠道第47-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53-54页
承诺书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基于Docker的持续集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云南省粮食补贴政策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