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拉索突断分析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2章 去除构件法 | 第18-26页 |
2.1 待去除构件选择 | 第18-19页 |
2.2 初始破坏施加方法 | 第19-20页 |
2.3 荷载组合 | 第20-21页 |
2.4 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2.5 有限元实现说明 | 第22-25页 |
2.5.1 时间积分方式和阻尼 | 第22-23页 |
2.5.2 非线性类型 | 第23-24页 |
2.5.3 输出控制 | 第24-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单层钢框架-预应力索支撑结构中索断裂后结构的响应 | 第26-44页 |
3.1 计算模型 | 第26-27页 |
3.2 断索前后单层钢框架-预应力索支撑结构静态位移、内力对比 | 第27-28页 |
3.3 关键截面选择 | 第28-32页 |
3.3.1 全框架动轴力 | 第29-30页 |
3.3.2 全框架动剪力 | 第30-31页 |
3.3.3 全框架动弯矩 | 第31-32页 |
3.4 动态响应参数分析 | 第32-42页 |
3.4.1 断索持时分析 | 第32-34页 |
3.4.2 破断方式分析 | 第34-36页 |
3.4.3 阻尼分析 | 第36-38页 |
3.4.4 索力分析 | 第38-40页 |
3.4.5 索径分析 | 第40-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多层钢框架-预应力索支撑结构中索断裂后结构的响应 | 第44-67页 |
4.1 计算模型 | 第44-45页 |
4.2 断索前后多层钢框架-预应力索支撑结构静态位移、内力对比 | 第45-47页 |
4.3 关键截面选择 | 第47-48页 |
4.4 动态响应参数分析 | 第48-65页 |
4.4.1 索力分析 | 第48-54页 |
4.4.2 索径分析 | 第54-60页 |
4.4.3 中跨跨度分析 | 第60-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5章 巨型钢框架-预应力索支撑结构中索断裂后结构的响应 | 第67-86页 |
5.1 计算模型与荷载 | 第67-70页 |
5.1.1 计算模型 | 第67-69页 |
5.1.2 荷载设置 | 第69-70页 |
5.2 断索前后巨型钢框架-预应力索支撑结构静态位移、内力对比 | 第70-73页 |
5.3 断索动力响应分析 | 第73-85页 |
5.3.1 关键截面选择 | 第73-74页 |
5.3.2 索力分析 | 第74-79页 |
5.3.3 索径分析 | 第79-8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6.1 结论 | 第86-87页 |
6.2 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0-91页 |
学术论文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