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第一章 陈云执政党建设思想的形成 | 第14-24页 |
1.1 陈云执政党建设思想的理论依据 | 第14-19页 |
1.1.1 马列主义党建学说是陈云执政党建设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14-15页 |
1.1.2 陈云执政党建设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 | 第15-19页 |
1.2 陈云执政党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第19-24页 |
1.2.1 萌芽时期(1927年-1937年) | 第19-20页 |
1.2.2 探索时期(1938年-1978年) | 第20-22页 |
1.2.3 成熟时期(1978年-1992年) | 第22-24页 |
第二章 陈云执政党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 第24-37页 |
2.1 陈云执政党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4-32页 |
2.1.1 党的思想建设 | 第24-26页 |
2.1.2 党的作风建设 | 第26-28页 |
2.1.3 党的组织建设 | 第28-31页 |
2.1.4 党的制度建设 | 第31-32页 |
2.2 陈云执政党建设思想的主要特点 | 第32-37页 |
2.2.1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 第33-34页 |
2.2.2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第34-35页 |
2.2.3 战略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 第35页 |
2.2.4 启发性和通俗性的统一 | 第35-37页 |
第三章 陈云执政党建设思想的贡献 | 第37-40页 |
3.1 历史贡献 | 第37-38页 |
3.1.1 抗日战争时期壮大了党的队伍 | 第37-38页 |
3.1.2 新时期党沿着正确方向前行的航向标 | 第38页 |
3.2 理论贡献 | 第38-40页 |
3.2.1 始终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第39页 |
3.2.2 丰富了党的学习理论 | 第39页 |
3.2.3 提出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 | 第39-40页 |
第四章 陈云执政党建设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40-43页 |
4.1 建设一个学习型政党 | 第40页 |
4.2 把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放在首位 | 第40-41页 |
4.3 加强反腐倡廉、党风廉政建设 | 第41页 |
4.4 重视党支部的建设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8-49页 |
承诺书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