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7-10页 |
(一) 课题来源 | 第7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7-9页 |
(三)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一、寻找why的写作主旨 | 第10-22页 |
(一) 写作初衷:“我的小说就是要寻找why” | 第10页 |
(二) 寻找的内容 | 第10-18页 |
1. 情感世界的探寻 | 第11-15页 |
(1) 女性的无我无私与男性的自私功利 | 第11-13页 |
(2) 女性的自我实现与传统、道德的冲突 | 第13-15页 |
2. 灵性生活和飞翔的追寻 | 第15-17页 |
3. “文革”中历史和人性的找寻 | 第17-18页 |
(三) 寻找的方式 | 第18-22页 |
1. 小说人物自身的探寻 | 第18-20页 |
2. 作者的叙事方式 | 第20-22页 |
二、陈谦小说蕴含向着光的悲凉意识的具体体现 | 第22-27页 |
(一) 探寻女性成长道路中微温的悲凉 | 第22-23页 |
(二) 追溯历史中人性的蒙尘与闪光 | 第23-25页 |
(三) 悲凉环境的外化与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的融合 | 第25-27页 |
三、陈谦小说含有向着光的悲凉意识的成因 | 第27-32页 |
(一) 生活经历的影响 | 第27-28页 |
(二) 小说里特殊的历史时段 | 第28-29页 |
(三) 中国传统文化中悲剧精神与西方文化中救赎意识的影响 | 第29-32页 |
四、寻找中含有向着光的悲凉意识的陈谦小说的文化意义 | 第32-37页 |
(一) 对女性意识的探寻 | 第32页 |
(二) 对“文革”历史和人性的关注和反思 | 第32-34页 |
(三) 对人类生命本真的探寻 | 第34-37页 |
结语 | 第37-39页 |
注释 | 第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