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颜色传递的夜视图像彩色化技术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论文内容和章节安排第11-13页
第二章 传统夜视图像的彩色化算法第13-38页
    2.1 颜色空间概述与转换第13-18页
        2.1.1 RGB颜色空间第13-14页
        2.1.2 LMS颜色空间第14-16页
        2.1.3 ιαβ颜色空间第16-17页
        2.1.4 YUV与YCbCr颜色空间第17-18页
    2.2 基于伪彩色编码和图像融合的伪彩色算法第18-25页
        2.2.1 红外图像的伪彩色编码算法第18-22页
        2.2.2 夜视图像的伪彩色融合算法第22-25页
    2.3 颜色传递基本算法第25-37页
        2.3.1 Toet等人的颜色传递算法第25-28页
        2.3.2 Welsh等人的颜色传递算法第28-30页
        2.3.3 李光鑫等人改进的颜色传递算法第30-33页
        2.3.4 徐铭蔚等人改进的颜色传递算法第33-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基于改进的Retinex算法增强夜视融合图像的颜色传递第38-51页
    3.1 夜视图像的灰度融合算法第38-41页
        3.1.1 图像融合第39页
        3.1.2 加权平均融合法第39-41页
    3.2 基于Retinex理论的图像增强算法第41-46页
        3.2.1 单尺度Retinex处理算法第41-43页
        3.2.2 多尺度Retinex处理算法第43-44页
        3.2.3 改进的多尺度Retinex处理算法第44-46页
    3.3 基于YCbCr颜色空间的亮度-对比度颜色传递算法第46-50页
        3.3.1 算法的主要步骤第46-48页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8-50页
    3.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基于颜色传递和目标增强的夜视图像彩色融合第51-64页
    4.1 基于小波变换的夜视图像彩色融合算法第51-59页
        4.1.1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法第51-56页
        4.1.2 基于目标增强的颜色传递算法第56-57页
        4.1.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7-59页
    4.2 基于TNO融合算法和颜色传递的夜视图像彩色融合第59-63页
        4.2.1 算法原理及步骤第59-60页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0-63页
    4.3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5.1 总结第64-65页
    5.2 工作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媒介在民营企业利益表达中的作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拉斯韦尔5W模式下《人说山西好风光》旅游节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