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制度剖析及完善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9-10页
第1章 侦查监督制度概述第10-17页
    1.1 侦查监督的内涵第10-13页
        1.1.1 侦查监督的概念第10页
        1.1.2 侦查监督的内容第10-11页
        1.1.3 侦查监督的属性第11-12页
        1.1.4 侦查活动的具体特征分析第12-13页
    1.2 侦查监督的价值分析第13-15页
        1.2.1 权力制约价值第13页
        1.2.2 人权保障价值第13页
        1.2.3 程序正义价值第13-14页
        1.2.4 公平正义价值第14-15页
    1.3 侦查监督的理论依据第15-17页
        1.3.1 人权保障和权利救济理论第15页
        1.3.2 分权制衡理论第15-16页
        1.3.3 正当程序理论第16-17页
第2章 我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的现状第17-27页
    2.1 新《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监督的修改第17-20页
        2.1.1 侦查理念的完善第17页
        2.1.2 辩护制度的完善第17-18页
        2.1.3 侦查活动证据收集的完善第18-19页
        2.1.4 强制性措施的规范第19-20页
        2.1.5 技术侦查的规范第20页
    2.2 新《刑事诉讼法》的适用存在的问题第20-23页
        2.2.1 证据审查的问题第20-21页
        2.2.2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监督难度加大第21页
        2.2.3 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导致办案压力增加第21-22页
        2.2.4 侦查环节中辩护律师权利的增加导致办案难度增大第22-23页
    2.3 侦查监督存在的问题第23-27页
        2.3.1 重“互相配合”轻“互相监督”第23页
        2.3.2 侦查监督主体地位虚置第23-24页
        2.3.3 侦查监督范围狭窄第24页
        2.3.4 侦查监督手段不足、措施不力第24-25页
        2.3.5 侦查监督方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与盲目性第25-27页
第3章 我国侦查监督制度的完善第27-40页
    3.1 我国侦查监督的改革趋势第27-30页
        3.1.1 人权保障的法治化第27-28页
        3.1.2 侦查活动的规范化第28-29页
        3.1.3 侦查程序的诉讼化第29-30页
    3.2 总体应对策略第30-34页
        3.2.1 构建检察引导侦查制度,强化检察主导地位第30-32页
        3.2.2 构建刚性制裁制度第32-33页
        3.2.3 进行实时同步监督机制的创建第33-34页
        3.2.4 保障律师辩护功能的充分发挥第34页
    3.3 侦查监督重点工作机制完善第34-40页
        3.3.1 侦查阶段非法证据排除机制构建第34-36页
        3.3.2 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完善第36-38页
        3.3.3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监督机制完善第38-40页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形势下斡旋受贿独立成罪问题研究
下一篇:SBR法处理磷源缺乏模拟污水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