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2-16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2-15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5-16页 |
一、对象和方法 | 第16-22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1.2 TMD组疼痛强度评估 | 第16-17页 |
1.3 心理评估 | 第17页 |
1.4 试验设计 | 第17页 |
1.5 MRI数据采集 | 第17-19页 |
1.5.1 颞下颌关节MRI数据采集 | 第17页 |
1.5.2 fMRI数据采集 | 第17-19页 |
1.5.2.1 局部一致性分析 | 第18-19页 |
1.5.2.2 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 | 第19页 |
1.6 统计分析 | 第19-22页 |
1.6.1 人口统计学和临床数据 | 第19页 |
1.6.2 局部一致性分析 | 第19-20页 |
1.6.2.1 TMD组和HC组每种条件下的ReHo图像 | 第20页 |
1.6.2.2 TMD组相对于HC组疼痛相关的ReHo改变 | 第20页 |
1.6.2.3 ReHo提取值的比较 | 第20页 |
1.6.3 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 | 第20-22页 |
1.6.3.1 TMD组和HC组每种条件下的FC图像 | 第20-21页 |
1.6.3.2 TMD组相对于HC组疼痛相关的功能连接改变 | 第21页 |
1.6.3.3 FC提取值的比较 | 第21-22页 |
二、结果 | 第22-40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2.2 TMD组疼痛强度评估结果 | 第22页 |
2.3 人口统计学和心理评估 | 第22页 |
2.4 局部一致性 | 第22-30页 |
2.4.1 TMD组与HC组每种条件下的ReHo统计图 | 第22-25页 |
2.4.2 TMD组相对于HC组疼痛相关ReHo变化 | 第25页 |
2.4.3 ReHo提取值比较结果 | 第25-30页 |
2.5 功能连接分析结果 | 第30-40页 |
2.5.1 TMD组与HC组每种条件下的FC统计图 | 第30-34页 |
2.5.2 TMD组与HC组组间FC差异 | 第34页 |
2.5.3 功能连接提取值比较结果 | 第34-35页 |
2.5.3.1 右前脑岛-左中扣带回 | 第34-35页 |
2.5.3.2 右前脑岛-右楔前叶后扣带回 | 第35页 |
2.5.4 功能连接平均值与VAS评分相关分析结果 | 第35-40页 |
三、讨论 | 第40-60页 |
3.1 TMD疼痛患者存在典型的默认网络激活表现 | 第40-41页 |
3.2 TMD疼痛患者右前脑岛局部一致性降低 | 第41-43页 |
3.3 TMD疼痛患者右前脑岛与左中扣带回正功能连接减弱 | 第43-46页 |
3.4 TMD疼痛患者右前脑岛与右楔前叶/后扣带回负功能连接减弱 | 第46-48页 |
3.5 fMRI提取值讨论 | 第48-51页 |
3.6 SCL-90 项目比较 | 第51-53页 |
3.7 神经可塑性与TMD相关脑活动 | 第53-55页 |
3.8 中枢致敏或中枢敏化作用与TMD相关脑活动 | 第55-58页 |
3.9 关于本研究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1-72页 |
综述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疼痛的临床和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 第72-83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个人简历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