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7页 |
1.2.1 高海拔高寒地区环境特征的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1.2.2 沥青路面裂缝的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1.2.3 沥青路面性能演化的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1.3 依托工程简介 | 第17-19页 |
1.3.1 G214青康公路 | 第17页 |
1.3.2 G109青藏公路 | 第17-18页 |
1.3.3 共玉高速 | 第18-19页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高海拔高寒地区沥青路面的气候特征分析 | 第23-46页 |
2.1 依托工程概述 | 第23-24页 |
2.2 研究区域近30年来各气候要素的年际变化分析 | 第24-29页 |
2.2.1 大气温度年际变化 | 第24-25页 |
2.2.2 降雨量年际变化 | 第25-26页 |
2.2.3 日照时数年际变化 | 第26-28页 |
2.2.4 风速年际变化 | 第28-29页 |
2.3 研究区域近30年来各气象要素的月际变化 | 第29-45页 |
2.3.1 降雨的月际变化 | 第29-33页 |
2.3.2 日照时数的月际变化 | 第33-37页 |
2.3.3 风速的月际变化 | 第37-41页 |
2.3.4 气温的月际变化 | 第41-4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高海拔高寒地区沥青路面的工程特征分析 | 第46-59页 |
3.1 道路工程特征分析 | 第46-50页 |
3.1.1 冻土特征 | 第46-47页 |
3.1.2 地温分布 | 第47-48页 |
3.1.3 土基回弹模量的取值 | 第48-50页 |
3.2 研究区域沥青路面的病害分布 | 第50-52页 |
3.3 基于工程环境和病害分布的区域分类 | 第52-55页 |
3.4 环境特征变化模型的建立 | 第55-5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高海拔高寒地区沥青路面材料的低温特性 | 第59-85页 |
4.1 高海拔高寒地区沥青路面材料的设计原则及效应分析 | 第59-61页 |
4.1.1 高海拔高寒地区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分析 | 第59页 |
4.1.2 高海拔高寒地区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原则 | 第59-60页 |
4.1.3 气候-荷载综合作用下的沥青路面材料效应分析 | 第60-61页 |
4.2 高海拔高寒地区SBS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 | 第61-75页 |
4.2.1 原材料的技术性能 | 第61-64页 |
4.2.2 低温小梁弯曲试验 | 第64-66页 |
4.2.3 低温劈裂试验 | 第66-70页 |
4.2.4 老化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 | 第70-73页 |
4.2.5 冻融循环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 | 第73-75页 |
4.3 高海拔高寒地区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 | 第75-83页 |
4.3.1 原材料的技术性能 | 第75-78页 |
4.3.2 相关参数设计 | 第78-80页 |
4.3.3 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 第80-8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五章 高海拔高寒地区沥青路面横向裂缝的预测 | 第85-118页 |
5.1 研究思路 | 第85页 |
5.2 高海拔高寒地区沥青路面横向裂缝的表现形式 | 第85-86页 |
5.3 NCHRP1-37A温度裂缝预测模型 | 第86-91页 |
5.3.1 气候数据库的建立 | 第88-89页 |
5.3.2 交通数据 | 第89-90页 |
5.3.3 路面结构与材料 | 第90-91页 |
5.4 基于 1-37A预测模型的横向裂缝预测 | 第91-105页 |
5.4.1 病害数据库的建立 | 第91-95页 |
5.4.2 Ⅰ型区域的预测研究 | 第95-98页 |
5.4.3 Ⅱ型区域的预测研究 | 第98-100页 |
5.4.4 Ⅲ型区域的预测研究 | 第100-103页 |
5.4.5 Ⅳ型区域的预测研究 | 第103-105页 |
5.5 基于改进灰色模型的横向裂缝的预测 | 第105-109页 |
5.5.1 预测原理 | 第105-106页 |
5.5.2 灰色模型的预测结果分析 | 第106-109页 |
5.6 基于组合模型的横向裂缝预测 | 第109-117页 |
5.6.1 组合模型的建立 | 第109-111页 |
5.6.2 组合模型的预测结果分析 | 第111-114页 |
5.6.3 组合模型的适用性研究 | 第114-117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六章 高海拔高寒地区沥青路面横向裂缝的演化规律 | 第118-137页 |
6.1 研究思路 | 第118-119页 |
6.2 路面结构 | 第119页 |
6.3 物元分析法简介 | 第119-120页 |
6.4 物元分析模型的构建方法 | 第120-121页 |
6.5 基于物元分析法的横向裂缝演化曲线 | 第121-130页 |
6.5.1 基础参数 | 第121-122页 |
6.5.2 沥青路面横向裂缝演化曲线的建立 | 第122-130页 |
6.6 横向裂缝演化规律的初步验证 | 第130-132页 |
6.7 改性沥青路面横向裂缝的演化规律 | 第132-133页 |
6.8 高海拔高寒地区抗裂型沥青路面合理结构推荐 | 第133-135页 |
6.9 本章小结 | 第135-13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7-141页 |
7.1 结论 | 第137-139页 |
7.2 创新点 | 第139-140页 |
7.3 展望 | 第140-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50-152页 |
致谢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