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植物生态学论文

坡向生境梯度上主要物种周转模式及水分适应机制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8页
    1.1 环境梯度的研究第10-11页
        1.1.1 坡向地形因子的形成第10页
        1.1.2 坡向梯度上植被的研究第10-11页
    1.2 物种周转模式及B多样性第11-13页
    1.3 叶片性状体现的周转机制第13-17页
        1.3.1 叶片的性状研究第13-14页
        1.3.2 植物叶片稳定碳同位素δ~(13) C值与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背景第14-17页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第二章 实验设计与方法第18-22页
    2.1 研究地点自然概况第18页
    2.2 样方设计与数据测定第18-20页
        2.2.1 实验设计第18-19页
        2.2.2 数据的测定第19-20页
    2.3 数据分析第20-22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2-31页
    3.1 不同坡向上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第22页
    3.2 坡向梯度上主要物种相对盖度和物种丰富度及B多样性的变化第22-24页
    3.3 主要物种叶片性状与土壤水含量的关系第24-26页
    3.4 坡向生境梯度上主要物种叶片气孔导度的变化第26-27页
    3.5 主要物种生物量与稳定碳同位素△~(13)C值的相关性分析第27-28页
    3.6 主要物种光合速率随坡向生境梯度的变化趋势第28-29页
    3.7 坡向生境梯度上主要物种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第29-31页
第四章 讨论第31-36页
    4.1 坡向生境梯度上土壤水分含量对群落组成的影响第31-33页
        4.1.1 不同坡向梯度上环境因子的变化第31页
        4.1.2 土壤水分含量变化对群落主要组分种相对盖度的影响第31-32页
        4.1.3 物种丰富度沿坡向生境梯度的变化第32页
        4.1.4 坡向生境梯度上β多样性的变化第32-33页
    4.2 坡向生境梯度上主要物种基于水分适应性特征的变化第33-36页
        4.2.1 主要物种叶片性状与土壤水含量的关系第33-34页
        4.2.2 植物叶片光合作用沿坡向梯度的变化第34-3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36-38页
    5.1 结论第36页
    5.2 展望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5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方相和单斜相氧化锆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下一篇:中国家庭生活电视剧伦理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