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政治制度论文--公民权利与义务论文

农村基层征地政策制定中的社会公众参与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导言第8-16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9页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第9页
    三、文献综述第9-12页
    四、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2-13页
    五、主要研究方法第13-14页
    六、论文结构第14-15页
    七、论文主要创新和不足第15-16页
第一章 农村基层征地政策制定中的社会公众参与的现实状况第16-21页
    第一节 征地工作的职责分工及程序第16-18页
        一、基层政府征地工作职责分工第16-17页
        二、农村基层征地工作程序第17-18页
    第二节 农民参与现状的实证调查第18-21页
第二章 农村基层征地政策制定中的社会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第21-24页
    一、社会公众参与存在着较大的行政化倾向第21页
    二、失地农民参与不足和参与过度问题并存第21-22页
    三、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参与机会不均衡第22页
    四、公众参与的组织化程度低第22-23页
    五、部分村集体组织未能维护反而侵占农民利益第23页
    六、参与集中在个体利益博弈而缺乏公共利益审查第23-24页
第三章 社会公众参与失效的原因第24-30页
    第一节 行政机关一元主导征地政策制定限制了社会公众参与第24-25页
        一、精英决策模式限制了决策互动第24页
        二、公众议程难以转化为政府议程第24-25页
    第二节 社会公众参与机制不完善第25-26页
        一、参与事项不够全面第25页
        二、参与程序不够完善第25页
        三、公众参与意见反馈机制不健全第25-26页
        四、征地参与权救济机制存在欠缺第26页
    第三节 利益诉求输入和处理机制不健全第26-27页
        一、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畅通第26-27页
        二、利益诉求回应机制不完善第27页
    第四节 失地农民参与意识及能力不足第27-28页
        一、公众政策参与意识淡薄第27页
        二、公众科学参与能力不足第27-28页
    第五节 社会公众的组织化参与力量薄弱第28-29页
        一、村委会权力监督机制缺失第28页
        二、民间自治组织发展相对滞后第28-29页
    第六节 大众媒体舆论监督乏力第29页
    第七节 缺少公共知识分子的声音第29-30页
第四章 推进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征地政策制定的对策建议第30-40页
    第一节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第30-33页
        一、扩大参与事项范围第30-31页
        二、完善参与程序第31-32页
        三、完善参与意见反馈机制第32页
        四、完善参与救济机制第32-33页
    第二节 健全利益诉求输入和处理机制第33-34页
        一、均衡各利益诉求主体的权利和机会第33页
        二、拓宽和畅通诉求表达渠道第33-34页
        三、强化利益诉求处理工作第34页
    第三节 引导失地农民主动依法有序参与第34-36页
        一、提高农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第34-35页
        二、规范失地农民合理合法参与行为第35-36页
    第四节 凝聚社会组织的组织化参与力量第36-37页
        一、发挥好村委会维护失地农民利益的主体作用第36页
        二、发挥好民间自治组织的沟通桥梁作用第36-37页
    第五节 大众媒体应引领公众参与舆论导向第37-38页
        一、搭建政府决策和公众舆论的沟通桥梁第37页
        二、加强地方新闻网站品牌建设第37-38页
        三、强化舆论监督第38页
    第六节 强化公共知识分子的公共关怀式参与第38-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7页
后记第47-48页
附录第48-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循环注意力模型的训练优化策略研究
下一篇:面向高考作文的题意分析和生成技术研究